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国人自古就有保健的概念。
     诸如“吃啥补啥”、“药食同源”、“中医中药”等等。
     这为保健品大行其道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但与此同时,保健品的定位也甚是尴尬——药不是药,食物不是食物——在中间地带野蛮生长。
     不得不说,保健品行业是一个暴利的、混乱的、鱼龙混杂的行业。
     从早期的淀粉加钙片等安慰剂性质的保健品,到冬虫夏草重金属超标、灵芝含有塑化剂等等,再到夸大功效、虚假宣传等不规范的宣传行为,都为保健品的形象抹了黑。
     虽然那些做保健品的老板们,靠着坑蒙拐骗,虚假宣传,狠狠捞了一笔。
     可最后不还是一个个的被清算了?
     进去的进去,破产的破产,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说人在做天在看。
     坑蒙拐骗要不得。
     曹卫东生产的保健品可以定价高。
     但一定要有“真材实料”。
     邵先生和钟老爷子想了想,也都同意了曹卫东的想法。
     邵先生想了想,突然眼前一亮,说道。
     “我认识一家药企的负责人,听他说过,他们公司长期同某个外国的实验室合作,专门为他们提供临床试验等服务,我们可以跟他们合作。”
     曹卫东喜道。
     “这样最好了。”
     事不宜迟。
     邵先生当场就找到自己认识的那位药企朋友,几番打听,终于联系上那家跟药企合作的实验室。
     实验室方面也很乐意接这单私活。
     反正只是一款保健品,风险也不大,于是在综合考虑后,给出了一个还算合适的价格,并表示可以提供证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双方一拍即合,并约定先进行耐受性与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试验,通过之后,就开启保健品销售,之后再进行后续的安排。
     毕竟保健品不是药品,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前两期临床试验成功,按照港城现行的法规,就可以是可以销售的。
     谈妥了合同,支付了酬劳,曹卫东又想到一件事。
     “邵先生,咱们这段时间不能等着,一方面要研发新的保健产品,一方面要继续生产三仙口服液,这都需要中药。”
     “之前您说安排人去内地采购,现在怎么样了?”
     邵先生乐呵呵的说道。
     “你就放心吧,我已经安排好了,如果顺利的话,过几天就会有消息传回来。”
     ........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取材于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
     早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对于药物产地选择就有:“土地所生,真伪陈新”的论述。
     因此中药产地是否适宜,对于药材质量的影响是很重要的。
     神州大地疆域辽阔,纵横万里,自然地理状况复杂,生态环境亦各不相同。因而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
     古代医药家经过长期使用、观察和比较,观察到即便是分布较广的药材,也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各地所产其质量优劣不一样,并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药材的形成,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
     如四川的黄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茯苓,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等,都是着名的道地药材,受到人们的称道。
     邵先生派遣的人,这次的目标,正是幅员辽阔,物资丰盈的东北。
    喜欢。
  

第578章 开启临床试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