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边走边说,他们很快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条其貌不扬的胡同,胡同呈“喇叭口儿”形,口部较为狭窄,但向前走了几步后,眼前就豁然开朗。
     胡同深处的空地两侧是推车摆摊儿的早市摊位,每个摊位旁都摆着几套低矮的木质桌椅。
     中间留有一条过道,不少食客从这里经过,熙熙攘攘的,烟火气十足。
     “老板,我要六个大肉包子.......再来一份豆汁,四根油条.....卫东哥,你喝豆汁还是豆腐脑啊?”
     徐爱国熟络的张罗着。
     曹卫东随口说道:“我要豆腐脑。”
     虽说是吃顿好的,但在各种物资都很短缺的六十年代,这已经是很不错了。
     等徐爱国端着热腾腾的早饭回来了,曹卫东调侃道。
     “行啊小胖同志,看你这副熟络的模样,以前是不是经常来这里打牙祭,给我老实交代!”
     徐爱国立刻开始诉起苦来。
     “卫东哥,我家里什么条件你还不知道吗,我爹就是居委会的一个小干部,没啥权利,而我每个月工资还要上交,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但是有时候馋啊,那能怎么办呢,于是我就过来看别人点菜吃饭,过过眼瘾。”
     徐爱国的家里的情况曹卫东大致也知道。
     父亲是居委会干部,但因为太正了,显得木讷,反而受同事们排挤,日子过得并不舒服。
     徐爱国的母亲因病上不了班,而他上面有一个读大学的哥哥,下面是三个妹妹和一个年幼的弟弟,一家几口人都指着徐爱国和他父亲的工资过活。
     为了养活家庭,徐爱国的工资每个月都要上交,手上只留五块钱。
     实际上,工资全上交,是这时候很多城市多子家庭的现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过我哥快毕业了,他是学医的,听说会分配到医院去,等他参加工作了,我们家压力就小了。”
     徐爱国闷了一大口豆汁,满脸憧憬。
     正说着,他忽然顿住,指着不远处一个人的背影说道:“卫东哥,你快看,那个是不是杨力安那小子。”
     曹卫东扭头。
     一个熟悉的人影坐在远处一个摊点上,正和几个流里流气的平头少年有说有笑的。
     他们似乎在商量着什么事情。
     曹卫东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片刻,点了点头。
     还真是杨力安。
     徐爱国提议道:“那几个平头我认识,是附近打零工的,天天就是游手好闲的,他们几个凑一块肯定没好事,咱们要不要过去听一耳朵?”
     曹卫东摆了摆手。
     “没事,不用管他,咱们吃完饭还要上班去呢。”
     ......
     与此同时。
     后勤部三号办公室内,柳玉和吴虎相对而坐,神色郑重。
     “杨厂长安排的特殊采购委托能完成吗?”
     “有点难度,盯着这些物资的采购员不止咱们一个,狼多肉少啊。”
     “要不让曹卫东试试?”
     “我觉得可以。”
     吴虎把玩着没拆封的中华,若有所思的说道:“随手就给同事派发中华,出手这么阔绰,身后一定是有关系的,这个烂摊子就让他来处理好了。”
     观点达成一致,两人相视一笑。
    喜欢。
  

第63章 杨力安在行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