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回家!”
     回家这两个字,对于东大人来说,太重了。
     它不仅仅是回到一个地方,更是回到血脉深处最深的执念。是母亲熬的那碗热粥,是故乡的那棵老槐树,是年少时奔跑过的田埂,是战火中再也送回不去的家书。
     回家,对东大人来说,从来不只是地理的迁徙,而是灵魂的溯源。
     是灶台上那碗凉了又热、热了又凉的汤,总有人固执地为你留着;是村口那条被岁月磨得发亮的石板路,每一步都刻着儿时奔跑的回声;是父亲沉默抽完的烟,火星明明灭灭,像欲言又止的牵挂;是母亲藏在箱底的旧毛衣,针脚密密匝匝,织进半生未曾说出口的“想你”。
     回家,是血脉里的仪式。
     是清明时坟头的一抔土,隔着石碑也能触摸到的温度;是中秋夜咬剩的半块月饼,甜腻里裹着化不开的乡愁;是春运时攥皱的车票,再拥挤的绿皮车厢也挡不住胸膛里擂鼓般的心跳。
     而战士的回家,更是一场迟到的履约。
     是揣了九十多年的军功章,终于能放在亲人落尘的墓碑前;
     是战壕里没写完的家书,如今可以亲口念给故乡的风听;
     是承诺过“打完仗就回来”的少年,终于能对当年站在村口等成望夫石的姑娘,轻轻说一句:“我回来了。”
     或许,他们都还在的,对吧?
     是吧。
     “敬礼!!!”
     近二十万英灵齐刷刷向袁穹敬礼,刹那间,让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道君,也瞬间动容。
     那是一种来自于血脉的羁绊。
     又重新让他找回了身为“人”的知觉,而非高高在上俯瞰众生的神灵。
     道君稽首拜向四方。
     黄泉幡一展,好似引魂幡,行于队首,前方引路。
     幡布猎猎,金底黑纹,上书“黄泉”二字,笔锋如刀,在肃杀中割开一片清寂。
     他的身后,是无边的英灵。
     他们穿着残破的军装,踏着无声的步伐,如一道沉默的铁流,缓缓前行。
     道士每走一步,便高高抛出手中,以幽冥法则之力自动催生出一张张符纸,每一张都写着一位烈士的姓名、籍贯、生辰。
     如同漫天花雨。
     符纸落地即消散,不留痕迹。
     他们一路向北快速穿行,越过山川,丘陵,城镇,乡村。
     路过曾经的战场,焦土早已被新土覆盖,但英灵们的脚步却微微一顿,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炮火与呐喊。
     路过湍急的河流,水面倒映着他们的身影,却照不出他们的面容——因为他们早已不属于这个世界。
     终于还是有“战地记者”抵不住“诱惑”,选择拿起设备跟了过来,一路之上追踪报道,全程直播。
     当“回家”这两个字,以音频的形式传回东大国内的时候。
     瞬间。
     国内沸腾了。
     鞭炮二踢脚大礼花弹,跟不要钱似得乎乎放,以此来表达人们内心中的喜悦。
     “战地记者”们“冒死”跟拍的直播间内......
     对,现在,还是以民间力量为主,官方没有具体表态。
     弹幕上刷“回家”二字,已经彻底刷屏。
    喜欢。
  

第511章 临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