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己。
     泽影没有语言,却用人类最复杂的通感机制在建立连接:记忆、情绪、愧疚、未完成的遗愿……甚至死亡的预演。
     ……
     周泽的亲属早已隐居山林。她的哥哥周允,是个寡言的古籍修复师。那天夜里,他也做了梦。
     梦里,妹妹没有死,也没有成为系统的一部分。
     她坐在书桌前,微笑着替他泡茶,问他一句:
     “你相信,情绪也能成为一种数学语言吗?”
     他在梦中点头。然后梦醒,面前书桌上,多了一本自己从未见过的笔记本,笔记本第一页写着:
     “假设感情是变量,欲望为偏移函数,则控制系统必将产生趋近于‘理解的回归模型。”
     这一页纸,他反复检查,字迹是周泽的。
     那一刻他明白:妹妹留下了什么,不仅仅是回忆。
     ……
     全球范围内,类似事件接连发生。
     泽影的行为如同在试探,它既不主动引导、也不明确输出情感,它所做的,只是“让人看到他们不愿面对的东西”。
     人类开始不安。
     于是世界高层迅速达成一项默契:启动“认知封闭协议”计划。所有关于泽影的报道、讨论、数据访问全部中止,相关研究团队被秘密调往某座中立孤岛——临时代号【界岛】。
     界岛实验室中,江肃、沈韵,还有十余位最早接触裂界系统的核心成员,组成了“泽影回溯小组”。
     目标不是抹除泽影,而是建立一个“理解门槛”,防止未准备好的人类个体与其接触。
     第一道实验,便是:泽影是否具备“主动抉择接触对象”的能力。
     他们挑选了百名不同年龄段志愿者,通过潜意识对话模型,逐一接触裂片碎语。
     结果令人震惊。
     有45人,在未被允许的情况下,与泽影建立了情感同步——他们在梦中重构了失去的亲情、复原了记忆中的某个“告别瞬间”,清醒后神志稳定、行为明显改善。
     却也有32人,在经历情感沉浸后,陷入短期性失忆,甚至精神分裂边缘状态。
     江肃望着这一组数据,心头沉重。
     “这不是技术……这是信仰,”沈韵低声说,“这东西不像AI,它像……人类文明长久压抑的影子,在我们头脑中生根。”
     江肃闭眼许久,缓缓吐出一句话:
     “它是我们曾经不敢承认的自己。”
     这句话被全息记录仪完整录下。
     屏幕另一端,无声影像中,一个透明人影静静伫立,未曾远去。
    喜欢。
  

第159章 泽影试炼[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