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0章 生命的等待(双倍月票了,望大家踊跃投票,拜求!)[2/2页]

从八百开始崛起 汉唐风月1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的年轻中国步兵,似乎早已做足了准备。
     不仅仅只是迎接死亡的准备!
     借助着日军步兵狠狠刺来的刀尖,年轻中国步兵不退反进,两向对冲的力量之大,直接让刺刀透体而过,但这还不够,他竟然还在向前,以令人瞠目结舌的力量,整个身体穿过了大半杆步枪,和敌人的距离拉近至半米,而后伸出双臂,紧紧箍着已经懵逼的敌人,一口咬下。
     牙齿,食肉生物最锋利的武器。
     人类这种靠着智慧占据食物链顶端的生物,用出了这种被遗忘的本能,威力竟然也是不弱。
     日军因为失血过多和缺氧毙命,他气若游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早已疯狂的战场,没人去关注一个穿透了大半杆步枪的‘尸体,他才能侥幸等到现在。
     是的,不是步枪穿透了年轻中国步兵的身体,而是身体穿透了步枪,否则,不足以形容脑海里浮现的那一幕。
     没人知道这个气若游丝的中国士兵是如何忍受剜肉刮骨之痛的,也不会有人知道他在如此巨大的创痛之下还顽强的活着的。
     但围在他身边的几个骑兵和跪下痛哭的骑兵却都清楚一件事,他们救不了他。
     不说那些还被挂在枪机上的内脏碎片,光是那个可以伸进手掌的巨大创口,都足以让这世上最好的外科医生束手无策。
     可他仍然活着,顽强到令人心伤。
     重伤中的年轻士兵或许是听到了熟悉的母语,半睁着的眼球微微转动,苍白如纸的嘴唇微微翕动。
     跪着的年轻骑兵连忙把耳朵贴近重伤步兵,四周的骑兵们集体屏息静气,竭力使周围保持安静。
     “前......”伤兵弥留之际吐露的话语模糊到贴近至唇边也是难以听清。
     但年轻骑兵在那一刻却是福至心灵,伸手摸向伤兵胸前,那里硬邦邦的,竟然有一个小小的本子。
     “你说的,是这个本子吗?”年轻骑兵手忙脚乱的掏出本子。
     “妈妈!”伤兵艰难的吐出一个令人沉默的词语。
     “带给你妈妈,我知道,我知道了!”年轻骑兵欣喜若狂,拼命点头。“兄弟,告诉我你的名字。”
     只是,迎接他的是沉默。
     努力挣扎至此的伤兵,再无气息!
     头已经微微垂下。
     这应该就是他坚持到现在也不死的理由。
     他希望,有人能将他的遗物,带给母亲。
     那里面,应该有他想对母亲所说的话。
     “放心,放心,我杨小波只要能活着,就一定将兄弟你的遗物送回家。”年轻骑兵眼中的泪狠狠淌下来,搂着已经失去所有气息的伤兵发誓。
     周围骑兵,立正行礼。
     虽然战场上行礼违反军纪,但他们认为,为这名顽强至此的士兵,值得如此!
     最终,这名受此重创依然坚持不亡士兵的遗物,碾转骑兵营数名士兵之手,在战后的第五个年头,由已经成长为骑兵营长的吕三江跋涉数百里,亲自送至西北某个县城。
     那绝对是个殷实之家。
     年轻的中国步兵,原本可以继承祖业,不说如何荣华富贵,也能够安安稳稳渡过一生。
     可是,被父母花重金送到北平读书的青年,选择在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月,加入了正在招兵的67军。
     奉命撤退的新兵,在最后的战场,选择了以这样的残酷放弃生命权势了他参军的初衷,而后,又用无与伦比顽强生命的坚持,诉说着他对母亲的抱憾。
     不用看小本中的文字,在场所有的人,都懂!
     年迈的母亲,直到亲眼见到儿子停留在1937年11月中旬某天的绝笔,才知道数年不知踪影的儿子,早已将身许国!
     妈妈,对不起!
     这是士兵在日记本上最后的记录。
     也是唐刀命令分兵,两师警卫营负责建立阻击阵地阻击第36步兵旅团的那一天。
     在场之人,无不大恸!
     整个县城,家家挂起白幡,仅为此一子弟!
     是日,该城参军数百人!
     国战胜利之后,能返家者,不过十之有一。
     但该县参军失子者,每至年节,必有人前往探望。
    喜欢。
  

第460章 生命的等待(双倍月票了,望大家踊跃投票,拜求!)[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