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二章 书院成立[1/2页]

从黄巾小兵开始 凤凰笔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平身,赐座。”
     “谢陛下。”
     庞尚长恭敬起身,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怯怯的“爹。”。
     他顺势看过去,左侧靠椅上一个丑娃看了他一眼低下头。
     那样子,自娘胎出,他就念之不忘。
     虽然个子长开了一点,长相却还是那样奇特。
     “混账东西。”
     “你娘不过戏言说你这丑娃是他野地里捡来,你就远游出走,害她相思成疾,要不是华佗先生经过,你娘怕是撒手人寰了,看我打死你个不孝孩子。”
     这一刻,哪怕是沉稳如庞尚长也忘了楚歌的存在,几年相思化成愤怒,他直想把庞统打个屁股开花。
     “爹,别打别打,我知道错了。”
     庞统噔得跳下椅子,开始逃跑,看父亲还要追,他连躲到楚歌身后。
     “楚歌,楚歌,快救我。”
     庞统拉着楚歌的衣角,大声呼叫。
     楚歌憋着笑。
     好小子,原来是丑到不想活了,所以投江自杀。
     看我以后不把这黑料记入史册。
     庞统的一声楚歌,却是把庞尚长给吓醒了。
     他见庞统躲在楚歌后面,还没大没小,连斥道:“混账,竟敢直呼陛下圣名,看老夫不打死你这个混账小子。”
     说完,他又要跪下向楚歌请罪:“陛下恕罪,小儿圣前失仪,惊扰圣驾,子不教父之过也,请陛下治小人之罪。”
     楚歌连上前扶住下拜的庞尚长道:“先生莫要如此,朕与庞统相识于微末,一直视其为亲亲兄弟,他与朕往日就是如此相处,先生无需见怪。”
     庞尚长心下诧异,见楚歌神态真诚,暗道混账小子倒是好运道,竟有如此造化。
     不过他还是恭敬道:“犬子年幼顽劣,往日定有不当之举,陛下大量,小人代为谢过。”
     楚歌笑道:“先生却是小看庞统了,他有凤鸣之姿,往日对朕助力颇多,如今大乾铁轨纵横,火车往来各地,他出力不少。”
     “哦?”
     庞尚长一脸惊讶地看向在楚歌身后探头探脑的儿子。
     不想混账小子一去经年,竟然在乾帝的调教下,精通墨家手艺了。
     “哼。”
     父亲目中惊讶让庞统心中暗爽,却是把头别到一旁不看对方,方才吓唬他的仇可没那么快过去。
     混账小子,还敢在这摆谱。
     回去后,看我不家法伺候。
     庞尚长嘴角一抖,庞统突然感到脖子一冷,不由得往楚歌身后一缩。
     看父子两人的样子,楚歌忍住笑意,说起正事。
     “先生替朕招徕黄承彦和司马徽两大贤士,朕在此先行谢过。”
     庞尚长连拱手道:“陛下言重,陛下所行乃造福苍生之事,我等承蒙陛下相邀,是我等之幸。”
     楚歌道:“先生客气,不知黄先生和司马先生如今何在?”
     “回陛下,承彦和德操正在庭外等候陛下召见。”
     “快快有请。”
     女官带黄承彦和司马徽入殿,楚歌一番礼贤下士后,三人就坐。
     楚歌道:“三位,相信你们对朕招你们入京之事已有考量,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陛下。”
     黄承彦拱手一礼,刚要起身,就听楚歌道:“三位贤者,坐着回话就是。”
     “谢陛下。”黄承彦不解道,“陛下信中所说,让我三人传道受业,可当今学者尽皆心向新学,而我三人所学乃旧日传承,如此岂不是误人子弟。”
     楚歌笑道:“新学不是摒弃旧学,而是在旧日传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我大乾治下人人可读书识字,这其中又多为旧日百姓,百姓无有世家传承,基础薄弱,加之往日里还需劳作,新旧无法兼得,故只能择其一而学。”
     “相比旧日传承,新学更简单易懂,故人人向往,然所学有失,大成若缺必有憾,故朕有意把两者相融,重新厘清天下学问,取其精华、废其糟粕,望三位贤者助朕一臂之力。”
     这是万世师者的道路啊,我等岂能不愿。
     三人对视一眼,激动地起身道:“陛下此举,惠及苍生,我三人有幸受邀,必全力相助。”
     “好好好。”楚歌大笑道,“有三位贤者相助,此事必成。”
     三人谦虚一番,问起具体实施方法。
     楚歌道:“根据我大乾最新户籍统计,如今有民5600万,芸芸苍生,天纵奇才者必不少,朕有意开洛阳书院,择其优者而教之,三位师者可一边传道受业,一边厘清天下学问,学以致用,方能呈其效果。”
     “陛下英明。”
     ——
     离开皇宫。
     庞统耷拉着脑袋跟着三人走。
     黄承彦边走边拱手道:“还未恭喜庞兄寻得孩儿。”
     司马徽也连拱手道:“恭喜恭喜。”
     庞尚长没好气地白了身后的庞统一眼,故作不在意道:“要不是其母挂念,老夫岂会刻意寻找这不孝子。”
     近乡情更怯,越走庞统越忐忑,有点想念母亲,又得知母亲因己生病,有点害怕见到对方了。
     对于父亲嫌弃的话,他哪里还有心思细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承彦和司马徽相视一笑,两人自然看出好友的口不对心。
     往日里聚会,一旦有人说起庞家小子,亦或是说起自家小儿,好友总是一副失神落魄的样子,哪里会不在意自家孩子。
     三人一边走,一边谈论着洛阳书院的事,很快就到了府邸。
     “承彦兄,德操兄,先行别过,明日我等再续。”
     三个人的房子都是楚歌让人安排的,第一家就是庞统的新家。
     黄承彦和司马徽知道对方急着回家,连拱手道:“尚长兄自便就是。”
     吱呀。
     想是听到门外的动静,一老头朝外探出身子看了眼,跟着就瞪大眼睛:“少爷,这是少爷回来了。”
     眼前丑娃虽然长高了些,可他看着少爷长大,小时后顽皮揪他胡子的小丑娃,他一眼就认出来了。
     “福伯。”
     庞统的记忆力显然不差,虽然一别相近四年,可他马上认出了自家的老仆人。
     “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
     福伯激动地高喊,边喊边轰隆隆拉开府邸大门。
     “统儿,统儿。”一个中年妇女飞奔出来,身后跟着个十二三岁的小侍女,小侍女边跑边叫,“夫人您慢点,夫人您慢点。”
     “我的丑娃。”看到府门处的庞统,中年妇女激动地泪水直涌而出。
     “娘。”
     庞统也是眼睛一酸,忘了一开始的忐忑害怕,不由自主地朝母亲跑过去。
 

第八十二章 书院成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