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章 公元前208年[1/2页]

从黄巾小兵开始 凤凰笔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近年末,楚歌的工作开始忙碌起来。
     各地人员在他的要求下,需要上交总结报告。
     军部的将领,需要就攻略巴蜀发表看法。
     不管写的怎么样,就是逼着他们写,让他们养成思考的习惯。
     治政人员,尤其是各地的县令和镇长,需要上交明年的治政方针。
     楚歌怕这些人不懂,提出几点指示。
     他说:“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治政人员必须灵活施展治政方针,少地多山的地方,不一定非要给百姓耕地,可以让百姓承包山地,哪怕山上种竹子,纸厂都能来收购。”
     手下这下听懂了,这是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啊,回去纷纷思考自己治下适合怎么发展。
     忙碌中,还是有些事能让人心情大好的。
     比如甘宁的来信。
     看到甘宁说他成了三县联军首领,楚歌差点笑疯了。
     先弘不禁奇怪道:“主公,何事如此好笑。”
     楚歌把信纸递过去,笑道:“你自己看。”
     看完信,先弘也是目瞪口呆。
     世事竟如此稀奇,大同军的将领,竟然被推举成联军统帅用来抵御大同军。
     回过神来,先弘也是笑道:“三县之地自此入我大同麾下,属下先行恭贺。”
     楚歌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年后我们就出兵拿下这三县,后备人员可培训好了。”
     先弘道:“都已经培训好。”
     大同军治下的培训模式一般是这样的。
     先给治政人员扫盲,然后把他们分派到乡镇或是县衙实习。
     大同军治下的乡镇,工作人员一般由三人构成。
     一个镇长,管内政。
     一个宣教团,管思想。
     一个农兵教练,一管农兵训练事宜,平日里也分管治安,大都是因伤退役的士卒担任。
     大同军所谓的培训后备人员,就是他们三人分别带两个副的。
     一旦大同军打下新地方,就把这些副的提拔成新地方的治政人员。
     而那些表现好的镇长,宣教人员、农兵教练,也会被提拔成县城的县令、县丞、县尉。
     时间一天天过去。
     很快,公元前209年进入了末尾。
     这一年,全球各地天灾人祸不断。
     相比其他地方,楚歌治下的百姓算是非常幸运了。
     不比往年,今年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了余粮余钱,就算是那些孤寡老人,也有官府人员派人送温暖。
     年末,楚歌也召集军政两方的人员,办起新年宴会。
     宴会时间设在下午,毕竟晚上没灯看不见嘛。
     会上,楚歌发言鼓舞了众人一顿,然后大家就吃吃喝喝起来。
     中间还穿插些活动。
     有武将上场比武较技。
     有宣教团的人员上场表演戏剧节目等等。
     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楚歌让人送上股票凭证。
     “主公万岁。”
     听明白是怎么回事后,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所有人举杯高喊。
     呼喊声冲霄而起,响彻县城。
     “听说了吗?楚大人给当兵的还有当官的发股份。”
     “股份是什么?”
     “股份就是……”
     旁边人听完解说,羡慕地眼睛发红。
     “大同军什么时候再招兵啊,来年我一定第一个报名。”
     “我也是,当个大头兵也行。”
     “是啊,那纸厂赚翻了,没看见一船一船地往外运吗?”

第五十章 公元前208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