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待在兵部的薛万彻,忽然打了几个大喷嚏,一种不好的预感从心底冒出来。
  薛万彻横眉竖眼,他捏紧拳头低声嘀咕道。
  “是谁在算计本将军?”
  如果他知道在自己在46岁的年纪,还即将尚一个40岁出头的再婚公主,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在这个年纪还要被公主管束,想想都让人心里发冷。
  李世民站起来说道:“时候不早了,诸位爱卿先回去吧。”
  “辅机你留下来,朕有些话需要跟你说。”
  几名宰辅大臣一齐站起来,并朝李世民躬身行礼道。
  “臣等告退!”
  他们几人在转身离开前,目光全都不约而同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随后大步离开了两仪殿。
  等这帮大臣走远以后,李世民朝守在大殿两侧的内侍挥了挥手。
  “你们也出去吧。”
  “诺!”
  数名内侍纷纷站起来,并低着头离开了两仪殿。
  在最后一人走出大门的时候,他还小心翼翼地把大门关闭上。
  长孙无忌看着李世民的动作,他的心里尽管无比好奇,可其脸上依然保持着平静之色。
  沉默了片刻。
  李世民微笑着问道:“辅机,迁徙百姓的计划,你们尚书省做的怎么样了?”
  “还有安置数万百济稚童,以及给将士们封赏之事,现在的进度如何?”
  这几项重要事项落在尚书省和户部头上,都归属于长孙无忌这个尚书左仆射管理。
  长孙无忌恭敬地说道:“回陛下,迁徙百姓的计划已经拟定好,现我们尚书省在查漏补缺,再过两天便能呈递给您。”
  “户部已经把银子清点入国库,现在忙着和兵部统计核算将士们的战功,下个月中旬也能完成。”
  “安置百济稚童稍微麻烦些,不少关中老人都不愿意接受这些异族的子嗣,户部的人和当地的县衙都在开导老人。”
  汉人是最讲究血脉传承的民族,特别是一帮上了年纪的关中老人,要想说服他们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现在长孙无忌接收关中各地县令上报的奏疏,全都在埋怨工作难以推进。
  为此长孙无忌还把左主爵郎中阎立本派了出去,让他全权负责开导关中老人,让老人们接纳这帮百济稚童。
  李世民捏着眉心说道:“辅机,安置百济稚童可不能采取强硬手段,一定要让百姓们心甘情愿接纳。”
  “如果到了下个月初还没有进展,你去问一下杜荷,看看他有没有好点子吧。”
  长孙无忌的眉头微微一动,没想到陛下竟然如此看重杜荷此子。
  这点小事都要找杜荷这个工部尚书,这不代表着他们尚书省的人无能么?
  长孙无忌尽管心里有些不悦,可脸色依旧不变地抱拳说道。
  “臣,遵命!”
  李世民点了点头,他背负双手走到纱窗前,沉默数十息时间说道。
  “辅机,辽东道、泗水道和金城道即将设立,需要提前甄选好官员,并且还要派遣3名将军前去坐镇。”
  “你们在拟定迁徙方略之时,有

第475章 恶毒的进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