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5章 此词一出世人不敢再作中秋词[2/2页]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曾经也是个青涩的少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时候,杜荷也留意到李治的异样。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杜荷发现了最前方一袭红衣的年轻女子。
  而且在她不远处,还站着几个身材魁梧的侍卫,这些侍卫的目光一直放在女子周边的人身上。
  杜荷看不到她的正脸,并不知道她是谁。
  不过有宫中禁卫守护,而且李治这小子又不认识的,其身份呼吁而出。
  此人是不出名的年轻嫔妃!
  “李治这小子,春心荡漾了啊!”
  “只是,撬他老子的墙角,胆子会不会太肥?”
  想到李治继位后,和武媚娘搅和在一起,杜荷心神一震。
  武媚娘!
  李世民现在后宫的嫔妃,好像就她的年纪比较小。
  卧槽,这两人是对上眼了!
  在杜荷吃惊的时候,太阳很快落山,天色也开始逐渐变得暗淡。
  诗会外围。
  越来越多的百姓赶了过来,和白天相比,增加了六倍不止,而且还有不少拖家带口的人陆续赶来。
  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享受免费的丰富膳食。
  顺道和陛下一起,中秋赏月。
  真是美滋滋啊!
  随着天色越来越黑,四周点起了数不清的烛火。
  三个高大的观赏台和周边树木,也挂起来灯笼。
  而且在远离人群的空地上,还燃起了十来个篝火。
  “铛!”
  铜锣声响起,最后一轮诗会也开始了。
  礼部署官高声喊道:“最后一轮,以中秋为题,时间两炷香!”
  当杜荷看到这首诗的时候,心里没有丝毫的犹豫。
  “《水调歌头》四个大字跃于纸上。”
  最后一轮,绝大部分人思考的时间最短,甚至有些人没有思考直接奋笔疾书。
  因为大家都猜测到,最后一轮的题目跟中秋相关。
  不少人提前准备好了中秋相关的诗词。
  可以说,最后一轮的比拼,才是最激烈的。
  时间飞逝,圆月逐渐爬到半空。
  银辉洒落,月满人间。
  “铛~”
  铜锣响起,随即一道高呼传来:“作诗时间结束,停笔。”
  过了半刻钟,写着甲等上评分的《水调歌头》,被拿到中间的高台上诵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良久过后。
  李世民握着诗卷,感慨万分说道:“此词一出,以后再无人敢作中秋之词!”
  李丽质看着上面熟悉的文字,疑惑说道:“也不知道这个大才是谁,一连作的三首诗,均为千古留名佳作。”
  在万众期待之下,中秋诗会的前十名也评选出来。
  礼部署官高声喊道:“现在宣布本次中秋诗会前十名人选,稍后被念到号牌的人,请到中间高台领赏。”
  “38号、168号、...、666号、1500号。”
  很多准备了大半年,却没有被念到号牌的人,感觉天都塌了。
  叹气声不绝于耳。
  杜荷抓着木牌站起来,准备朝高台的方向走去。
  房遗爱脸色一愣,他傻乎乎地问道:“杜荷你去哪里?那是去领奖的方向,如厕要往侧边走。”
  “嘿嘿,房老二,待会你就知道了。”
  “不...不会吧!”
  房遗爱看着杜荷一步步朝中间的高台走去,他的双眼都快瞪出来。
  杜荷这厮进前十了?

第135章 此词一出世人不敢再作中秋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