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8章 谈话[2/2页]

华影之王 仁无爱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意思有意思。他们倒是没像美国那边一个劲的纠结故事情节的合理性——这个年代的中国电影,放后世都有那么点超自然的味道,讲究的是像毕加索那样用感性的画面和镜头向观众传递某种思想,合理与否那是次要的,思想表达出来就成。
      ——艺术电影,不需要理性。
      当然艺术电影对票房也不是全然免疫的,虽说电影跟数字挂钩很铜臭,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所不耻,但一部片子干翻整个中国的事情实在太具有颠覆性,平时再不把票房放心里的人此时也得给跪了。
      所以叶云的出现,简直如同移动光源一样引人注目,话说这时候的中国电影人也真是土,这样就把一身洋气的叶云给显了出来。你看一众老爷们穿着没啥讲究也就罢了,巩莉这样的女神级人物也毫无品位,她倒不像电影里的农村悍妇那么乡土,就是这妆容打扮,实在是俗不可耐,她本身就不是周迅那种水灵细腻的女子——当然周公子一开口就一点也不细腻了——现在抹上口红、涂上粉底、烫了头发、描了浓眉,简直让人不忍直视。叶云心说大姐你这都是跟谁学的呀,化妆师跟你有仇吧?
      从这些女星身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下日本审美观对中国的影响,但凡有点经济实力的,一个个都奔着山口百惠的造型去,拍艺术照的时候摆的oss也跟那位学,只是日本这种鬼畜国度的影视娱乐专业性不是土鳖大陆可比的,大陆女星一个不小心,就成了画虎不成反类犬,比如今天的巩莉,再比如刘小庆。
      有时候叶云就想:果然妮可每天花那么长时间化妆是有原因的,没有常年不懈的坚持,关键时刻再怎么用力也弄不出好效果。阿莉,小庆,你们的成神之路还很长啊。
      聚会期间,各个影坛名宿大佬啥的当然是随处可见,比如谢缙、谢铁骊啥的,那真是只存在于里的人物了,陈恺歌张毅谋这些年近四旬的新生第五代导演,在这里都是小字辈,刚刚做出点成绩,但还是要谦虚学习,尊敬前辈,论资排辈啥时候也少不了,这往好里说是传统美德,往坏里说是封建糟粕,中国这还算好的,日本和韩国那才叫厉害呢,井上也算是日本影视界的名人了,回家几趟,受了不少气。
      老谋子都是小辈,巩莉刘小庆就更小了,但她们再小,也比叶云大,论年龄,叶云还得叫他们一声姐。但偏偏又数他特殊,在座的诸位谁也不敢拿出长辈的姿态对他,结果会场的气氛就有那么一丢丢的尴尬,叶云倒是没啥不自在,咱现在是高大上的海龟了,面对一群土鳖有心理优势。
      而且,话说你们当初干嘛非要拉上我参加这个聚会?——好吧都是业内同行,不来拉自己那才是真奇怪,可问题就在于双方的契合度很差,气场不和,说不到一块去,结果总是显得不和谐。
      比如说有人让叶云上去说两句,叶云呢也不推辞,说两句就说两句呗,刚才大伙讨论了一下这几年文艺界话题性比较高的“谢缙模式”。谢老师也算是大陆电影界的一面大旗了,拍出来的东西艺术性商业性都挺不错,向来深得文艺界好评,只是时间长了,人们就有点审美疲劳了,那感觉就像后世人们看余秋雨的文章,刚开始很惊艳,后来看的多了,发现貌似所有的文章都是那么一个套路下来的,结构啥的都相同,无非是换了个人物和事件。这就是所谓的“谢缙模式”了。
      玩文艺的,最怕形成什么“模式”,这不跟好莱坞流水线,以及当年的样板戏一样了吗?于是很多人不淡定了,发文讨论之,解析之,批判之,这也是那天聚会的议题之一。
      “对于‘谢缙模式,你是怎么说的呢?”
      节目现场,主持人颇为好奇的问道,“据说你帮谢导说了几句话?”
      “据说?你听谁说的?”
      “许多人都在传。他们说你的话让他们很意外。”主持人摆摆手道。
      “消息挺灵通。”叶云笑道:“首先澄清一下,我没有帮谢导说话,他也用不着我帮他说,我只是给他提了个建议。”
      “哦?什么建议?”
      “我说,是不是真的有‘谢缙模式我不知道,姑且算是有吧,不过这不是坏事。假如这个总结出来的‘模式是正确的,那么谢导以后拍电影不妨就按这个模式来。省时省力,保质保量。”叶云顿了顿,又道:“所以我提议谢导,好好感谢一下那个帮他总结出这个‘模式的人,这就像是从繁芜丛杂的数字中总结出乘法口诀一样,是一件好事,是对电影故事要素的提炼和升华,他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成功的模版,这个模版不知道什么时候失效,但起码现在它是管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好好利用这块模版,而不是想方设法回避它甚至毁掉它。”
      “呃……果然很让人意外。”
      a
      a

第108章 谈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