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姑娘,请!”于蓝抱拳并说道。
“来吧!”少女伸手,手掌指向于蓝说道。
于蓝也没多想什么,只想速战速决。于是于蓝右脚弹地,飞身扑向少女。少女虽然说话有些大大咧咧,但她的举止还算优雅,武功动作更是无可挑剔。看她,轻盈一跳,轻松躲过于蓝的袭击。
“速度不错。”少女淡淡评价道。
于蓝自然没空搭理,于蓝就是这样的人,一旦认真起来就不会放松。于蓝见少女轻跳侧身避过自己的袭击,便直接转手劈向少女。少女仅仅是出手轻拍在于蓝手肘上,便继续后退,再次躲过于蓝的攻击。
紧接着,于蓝又是连续的快速,劈掌、拳击、扫腿、前踢,均被少女轻松躲过。现在于蓝确信,此女果然是自幼学武,且武功高强。于蓝自然不知其内功更高,只是少女还不太会使用罢了。于蓝知道力战必败,但其又不能败,只得设法智取。
少女不过是在试探于蓝的武功,并未出手,否则于蓝可能早败了。
“哈哈,都说了,你的武功不行。”
“谁胜谁负,还难说呢?”于蓝自然是嘴硬。
“那就试试。”少女说完,就飞身飘向于蓝,玉掌轻轻拍向其前胸。
少女的速度比于蓝更快,于蓝察觉时,少女已及身,于蓝避无可避,只得吃上一掌。于蓝中掌后,连忙后退,退了十数步好不容易止住。
“我都没用内力呢。”
“再来。”于蓝忍住胸口郁闷说道。
“好啊,下一掌定能把你打趴下。”
少女说完,又往于蓝扑来,又一掌。于蓝并未刻意躲避,反而向前,以身迎掌。
“找死。”少女看到于蓝此般行径,于是说道。
少女本来速度就快,加上于蓝主动上前,少女的玉掌很快便落到于蓝胸前,于蓝口中马上一甜,于蓝连忙把血吞下。正当少女以为于蓝就此落败之际,于蓝忍住剧痛,强止住后退的身体,伸手向前并捉住少女的纤纤玉手,并往后拉。
“啊!”少女十分惊讶。
说时慢,那时快。于蓝这一顺手把少女拉向自己,两人马上倾侧,于蓝又立即右脚弹地,翻身将少女压下。
“啊!”少女发现自己已经被于蓝压住,于蓝坐在其小腹之上,马上羞红了脸,又一声惊叫。
“姑娘,你输了。”于蓝也发现了这个尴尬的场面,连忙起身并后退,但也不忘说道。
“你你今日你两次轻薄我,我要废了你。”少女马上双手拍地,飞身而起,只见地上遍布裂痕。
“住手!”当少女愤怒地扑向于蓝,于蓝无措之时,一道沧桑但力量十足的声音传出,响遍山谷。
(9)
当于蓝及少女转身查看时,却发现了一位身穿白袍,白眉白发的老人站在不远处,好像已站在那里很久一般。于蓝两人自然无法察觉,其他老人刚到。
“爷爷!”少女见到老人连忙喊道,又惊又喜又羞又怒。
“神医。”于蓝也连忙作揖恭声叫道。
“哈哈,我不是什么神医,略懂医术而已。”老人笑道。
“老先生。”于蓝又想说道。
“老夫姓冷。”
“冷老先生。”
“我知道你来此的目的。”老人再次打断于蓝。
“敢问冷老先生如何知道?”
“我虽老,但耳未聋。”
“爷爷,你不是一直在闭关吗?”少女难得见到爷爷,但其又不理自己,反而和于蓝聊上了,走进老人问道。
“哈哈,在这位将军上山时,我便出关了。”
听到老人此话时,于蓝心中惊讶非常,这还是人吗?于蓝自然不是对老人不敬,而是在心中奉老人为神人,虽然于蓝不信鬼神只说。
“于将军。”老人只是拍拍少女香肩,便看向于蓝说道。
“不敢。不知冷老有何吩咐。”
“哈哈,我刚才已听到你和我孙女的谈话了。”
“在下恳请冷老下山解救尹州百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冷老,此话何解?”
“你是天资聪慧,还要我多说吗?”
“冷老,山下百姓危急啊,在下不能在此耽误时日。不是在下不肯拜冷老为师,只是学医之事非一日可成。”
“爷爷你真想收他为徒吗?你看他,如此不识抬举。”
“到了我这个境界,这般年龄,最渴望的莫过于收一个可以将自己本领发扬光大的弟子了。清雪她虽然勤奋,且自幼跟我学习,但天赋有限,远达不到我的地步。”
“爷爷。”冷清雪自然不满这对自己的评价,娇嗔道。
冷清雪,于蓝心中默念,好名字。
“我观你体格,察你五官,又视你与清雪交手,知道你不仅天资聪慧,且懂得随机应变,是可继承我武功和医术的不二之选。”冷老接着说道。
“我看他是无赖。”听到冷老对于蓝如此高的评价,冷清雪忍不住说道。
“你看她,如此气度难成大器。”冷老看着冷清雪嗔道。
“冷姑娘,是坦然直率啊,在山下,现在很难得的。”
“就是。”少女听到于蓝赞扬,仿佛忘记了之前比试之举。
“不说她了。若你答应,我立即传你解治瘟疫之法,以你之才,三日便可学成下山。待此事过去,你再行上山随我继续学武学医。”
“我答应。”于蓝身为将军,自然是不能长期在此学武学医,但现在山下危急,于蓝又不得不答应。于蓝想,先答应,以后再谢绝。
“今日天色已晚,明早我再传你医术。清雪,去打扫一下房间,带于蓝去休息。”
“什么?跟我来。”冷清雪听后甚是惊讶,但冷老之话又不得不听从。
于蓝也只得见步行步,跟着冷清雪走进楼阁之中。
(10)
在外面,于蓝没有细看这楼阁,进来于蓝才发现。此楼阁由竹木构成,外部平凡而简单,而内部细致且华丽。
很快,于蓝跟着冷清雪来到后院。
“那房间就是你的。”冷清雪指着一房间便说道,说完便想转身离去。
“嘿嘿,清雪姑娘,你是不是还有些事忘了?”于蓝故意笑道。
“哼,你怎么越叫越亲近了?还有什么事?”冷清雪听后故作生气说道。
“打扫房间啊!”
“自己打扫,小心我一掌拍死你。”说完便走。
于蓝自然不会真的叫冷清雪为他打扫房间,不过是在清寂的地方和时候,开个小玩笑而已。
于蓝推门走进房内,发现房内虽然久未打扫,但尘土不多。细想此地清新脱俗,如同仙境,难染凡尘。
于蓝爬山涉水多日,虽体能胜于常人,亦是十分劳累,简单收拾打扫一番房间后,便睡下了。
“噔噔”听到敲门声响后,于蓝马上醒来,并打开房门,发现一身素群腰系粉带的冷清雪,顿时有些失神。
“爷爷叫你过去。”还不待于蓝反应过来,耳边便传来一道清脆之声,分外沁人。
“好,我马上就来。”当于蓝回过神来,冷清雪已走远,于蓝隔空说道。
于蓝马上简单梳洗一下,整理衣冠便离开了房间。当于蓝走出房间不久,刚过一个拐角,发现冷清雪却站在路中。
“我是来带你过去。”冷清雪又说了一句,便走。
“这女人”丝毫不让于蓝作出反应,举止言语皆异于常人,时而高傲而纠缠,时而清冷而淡薄,让人难以捉摸。
于蓝只得跟上冷清雪,很快来到楼阁后的山洞前。
“这是爷爷练功的地方,他说了只让你进去,我就不进去了。”
“那我就进去了。”
于是于蓝就往山洞内走去,冷清雪看着于蓝走进山洞最后消失了身影,便离开了。
山洞很深很高很大,还异常清冷,但却不暗。山洞内遍布七彩水晶,淡淡的荧光,使得山洞变得光明,但又保留一份神秘之感。
“冷老!”很快,于蓝来到山洞尽头,见到了双目紧闭、盘坐于石台上的冷老,上前恭声道。
“今日起,我正式教你医术,你可以叫我老师。”冷老睁开双目,仿佛有一道精光流失,然后说道。
“是的,老师。”
“接着。”冷老说着便将一本书扔向于蓝。
于蓝连忙接着,看上面,是以正楷书写的四个字“万药医典”。
“数十年前,我发现了此地,遍布药材,且灵气充足,便定居于此,称此谷为“万药谷”,自号“万药居士”。此医典乃我毕生所著,分药、医、理三篇。你拿回去要细心研读。”冷老接着说道。
“是!”
“书上的东西所说是精华,但终究是死物。我现在便教你治疗鼠疫之法。要治疗鼠疫,首先要明白何谓鼠疫,其传播方式和途径是什么,最后要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对症下药。”
“鼠疫每个数十年便偶尔出现,一般出现在大量人员死亡之后的地方,如战场。一般通过老鼠传递”冷老一一为于蓝细说鼠疫之事。
“鼠疫的治法其实有很多种,我总结为清理,再辅以汤药,重症者须针灸配合”冷老又详说了治疗瘟疫的各个重要细节。
又两日,这两日于蓝不断温习冷老所言,又细读研看了《万药医典》。期间冷老还不断提问于蓝关于瘟疫及治疗瘟疫之法,还涉及瘟疫以外一些病例和治法。于蓝的勤奋和才智及领悟能力皆使得冷老甚为满意。
“这两日,你基本精通了治疗鼠疫之法,其实这也是治疗其他疫症之法,所谓万变不离其中。你悟性极高,所言已超出医典,现在该是实践之时了,你明天便可下山了。”
“老师,我可否今日就下山。”
“好吧,我知道你急着救人,我也不留你,记得此事过后要上山。”
“明白。”于蓝恭手作答,说完便准备退出山洞。
“等等。”
“老师,还有什么吩咐?”此时于蓝是担心冷老不让其下山。
“你过来。”
“是。”于是于蓝走进冷老。
“接着。”冷老在身上取出一本泛黄的书籍。
于蓝心想,此又是医书,但接过来一看甚为惊讶。《一气万流》,于蓝自然再也不会认为这是医书了,应该是武功秘籍。
“此乃我毕生内功之精华,虽然我此时所练之内功,已超过此秘籍,但究其根本还是这个。时间紧急,虽我想教你一些外家功夫,但你必然拒绝,此乃内功心法,你下山可日夜研读修炼,日久必有精进。”
“多谢,老师。”于蓝甚是激动。
“还有,这是一本外家武功的修炼秘籍,你也拿去吧!”冷老又拿出数本泛黄的书籍,《乾坤一元掌》、《凌空决》、《一元指法》、《虚空剑拳》、《九转行游决》、《易经》,于蓝只能看到其中一些书本,其他未来得及看,便被冷老收回。至于最后看到的《易经》,于蓝心想应该是冷老收拾时,错漏了。
冷老给于蓝的是《凌空决》,于蓝接过来,便打开细看:
凌空决第一章
归元如流
通八脉,导二气
“此武功是外家武功和轻功的结合,注重内功修为,内功越高,威力越大。”在于蓝细读之时,冷老不忙说道。
“我定会认真修习的。”于蓝说道。
“好,你去吧。”
于是于蓝退出了山洞。
(11)
话说于蓝进山洞的这两天,冷清雪却如此平常一样,采药、练功
“怎么还不出来?”冷清雪看着山洞口,心中说道。
以前冷清雪从来不会觉得这样的日子是无聊的,但现在——自从于蓝出现后,顿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当然不是什么爱恋,只是觉得人就应该多与人接触,不能脱俗离世隐居。
“等他下山,我也要下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冷清雪心中打定主意。
其实冷清雪自幼父母双亡,由爷爷抚养长大。只有小的时候,父母在世之时,曾到过山下去,父母离世以后,便再无离开过此地。
“清雪姑娘。”于蓝刚出山洞,便嗅到一阵淡雅脱俗的香风,细看原来是冷清雪,于蓝喊道。
“怎么,两天就出来了。”冷清雪好像已经习惯了于蓝对自己的称呼。
“老师,已经批准我下山了。”于蓝如此说道,所含之意不言而喻。
“那就是说,你已经掌握了治疗鼠疫的方法了。”
“是的。我此刻便下山。”
“等等。”见于蓝马上要走,冷清雪连忙喊住。
“难道清雪姑娘舍不得在下,留我长住?”于蓝笑道。
“谁想留你。”
“没事,我就下山了。”
“等等,你可不可以你可不可以和爷爷说一下,带我一同下山。”
“为何?”
“是这样的”冷清雪本不想多说,但还是忍不住和于蓝说明的前因后果。
“我若去和爷爷说的话,他定然不会让我下山的。”冷清雪又说道。
于蓝听后,甚为触动。于蓝回想自己,自己也是自幼父母双亡,由师傅抚养长大,长居深山,曾经也是那么向往山下的世界。
“好吧,我试试。”于蓝说完,便往山洞去。
“谢谢你。”冷清雪默念道。
“去吧!你就带她一同下山吧,毕竟她跟我学医多年,医术非此时的你可比。不过,在此事之后,必须带她一起回来。”于蓝还未进洞,洞里便传出冷老的声音,可见冷老修为之高。
“知道。”于蓝答道。
“谢谢爷爷。”
“清雪,你一定听从于蓝之话。”
“我知道了。”
于是两人简单收拾一会,便一起下山了。
(12)
山下,尹州正处于百年浩劫之中,州中人口,十去八九。皇帝李元得知此事,但亦无可奈何,只是派医送药,收效甚微。
于蓝军中。中军大帐内,众将领齐聚。
“将军上山多日未归,军务及尹州各地事务难以得解。”副将金桐甚是烦恼,说道。
“将军上山寻找名医,救治军民,亦是无可奈何之举。我心想将军不日定会归来的。”又一副将说道。
“但愿如此吧。”金桐其实早已被于蓝所折服,但此时亦不免生出怀疑。
山道中。于蓝两人刚出千刃山,不过还要经过三天才能回到军营。
“谢谢你。”冷清雪轻声说道。
虽是轻声,但于蓝已听到十分清晰。
“没什么。”
“我已经不记得山下的景象了。”
“现在山下是尸横遍野,千里无人烟,昔日繁华不再。”
“爷爷说过,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你为什么这么关心山下的百姓?”
“每个人的性命对我来说都是很宝贵的,每个人都有至亲至爱的人,当我们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看的话,其实谁都一样。”
“我不懂。”冷清雪读的书不多,皆是医书药典和武功典籍,十多年不曾下山,又无经历,自然不能理解。
“你经历过就会知道。你先会讨厌这个不公和残忍的世道,但最后你会慢慢喜欢上这芸芸众生的。”
“于蓝……”冷清雪突然看着于蓝,不知如何说下去。
“什么事?”
“嗯……我应该怎么称呼你?”
“你今年多大了。”
“快十七了。”
“到山下,你叫我于大哥吧。”于蓝淡笑道。
“于大哥。”冷清雪怯怯叫道。
“这样多好。”
“那你就叫我清雪吧,别叫什么姑娘了。”
“好啊,清雪。”
两人愉快地交谈,一步一步往军营走去。真是快乐不知时日过,三天很快变过去。
“前面就是我的军营了。我先带你去我的军营看看,明天再到尹州各地去。”
“嗯。”
于蓝带着冷清雪直入军营。于蓝凡是躬亲,作战身先士卒,又厚待下属,全军没有一个兵士不识于蓝的。于蓝还没到军营前,便有哨兵发现,通报全军。金桐等人皆赶忙出迎,于蓝进入军营不到百步便与金桐等相遇。
(13)
于蓝自然不会浪费时间,仅与金桐等人闲聊数句,便吩咐全军准备治疗疫症。
幸好于蓝上山期间,朝廷的药材已经送达军营,否则于蓝亦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回营后,第二天,于蓝便开始为患有疫症者治疗。于蓝虽然天资聪慧,但恨学医时短,还有有很多不足。不过有冷清雪的帮助,于蓝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众人见冷清雪的医术之高甚为佩服,丝毫没有初时于蓝介绍冷清雪身份时的不敬。
不到十日,军中疫症尽除,但军中将士亦失去近半数。众人来不及悲伤,于蓝亦忍住悲痛,下令火花死亡将士,拔营到其他驻地及还有城郡去。
于蓝及冷清雪教会所有将士防范疫病的方法,于蓝又下令,分兵到各个死城处理尸体,清理街道。
数月过去,于蓝和冷清雪带着众将士,辗转尹州各地,治疗疫症,教导当地军民,特别是大夫及郎中防治之法。
转眼间,于蓝南下尹州已逾一年。鼠疫之患终于平息,但尹州军民失去其八,不过于蓝相信,大难兴邦,尹州很快就会恢复昔日的繁华。
(14)
在鼠疫之事落下帷幕之后,于蓝决定上书李元,总结此一年之事。
臣奉圣旨南下驱贼,赖苍天及百姓之助,四月便尽去敌于国外。
岂料鼠疫又至,致使百万军民蒙灾,实属臣之过也。幸有贵人告知,得访神医。
借神医之后冷清雪之助,数月奔波,辗转千里,终平息鼠疫之事。
请吾皇封赏有杀敌、救治之功之众,追封死去将士,加抚恤其家人,
此不仅彰显皇恩浩荡,亦符合万民之意愿。治臣不力之罪,未能防范于微末。
此事虽是敌祸、天灾,更是人为不足所致。
恳请吾皇,念及此事而变法改革。
去庸官,改陈法。使各州各郡各县得以自主,凡遇危急之事可先举后报。
修水利,通水道。建义仓,轻赋税。使民可休养生息,以积国力。
平山道,筑驰道。使朝廷号令往返便捷。
广开学,传医药,教明理,开民智。
于蓝写完便使人送往京师,递呈皇上。
看着送信之人离去,于蓝忽想到孙雅芳。怀胎十月,现已过去一年,想必早已产下婴孩。
于是于蓝连忙找寻家书。其实期间孙雅芳的确送来了家书,只是于蓝无暇拆开。
找寻了一会,于蓝很快就找到了孙雅芳寄来的家书,忙拆开。
(本章完)
第7章 为民涉险访名医,借理上书初谏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