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回《勇作人皇》第一节《夏与商周》[2/2页]

宇宙通鉴 第五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病或另有所图,但敬天祭祀祖先时,还是有礼法的。西周时周公对之前的礼法进行整理和规范,至东周春秋末,社会动荡不安,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孔子在圣星人的指示下站出来倡导“复礼”,也就是重新恢复上古时代的礼法。但是效果不行,使礼法流于了形式,到20世纪,又出现了礼崩乐坏的情况。人类的素质大幅降低。人类文明所能达到的高度和人类的素质有关系。人如果素质太低却掌握了高科技,就会被毁灭。因为有高级智慧生物在月球中监视和掌控人类。人类在商周之前的文明素质,都高于21世纪的文明素质,即使在商朝末年,纣王再无道,还是有人敢于根据礼法直言劝谏,而纣王有时候也能听进去一些。所以在商末,人类还是有高科技武器和工具。但商末就是分水岭,从那个时候人类的素质就开始降低了,不能再掌握高科技的武器了,所以被外星人发动封神大战收回了。每个人都有天命,在封神大战中,申公豹的使命就是把那些个私自收藏高科技武器的家伙找来上交人头和武器。姜子牙的使命就是安顿这些人的灵魂。人类有一本书叫,就是描述封神大战中的高科技战争场面。经常有这样的描述“某某神仙祭起了某某法宝”,然后喊一声咒语,马上敌人轻则重伤重则人头落地。这个就是“微型声控飞行武器装备”。21世纪的地球人类军方也有装备了武器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从几千里外就可以对敌人进行暗杀和定点斩首,只不过要通过卫星用无线信号来控制,比声控强但比意念控制要差一些了。这时候的人类操作不了高科技的无人机,圣星人只能为他们专人定制声控的杀人法宝,圣星人自己用的是意念控制的高级宝贝。这些宝贝的使用说明就是“口诀”,“用户”要牢牢记住,宝贝的外形就和日常生活里常见的东西差不多,葫芦、瓶子等样子的,让用户好授受,好操作。那个时候还没有打火机或照相机,后来人类也有了打火机和照相机模样的间谍武器。这些武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启动后会先快速扫描周围目标并核对基因信息,然后才会对目标进行定位和攻击,如果目标是圣星人则自动失效,这些法宝遇上主人如某神仙即某圣星人,还会被自动收回。那时候的人类是处在冷兵器时代的,认为武器是不长眼睛的,他们不认识高科技时代的武器,有各种导航、定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甚至有的武器还有耳朵,比如有的无人机有接收声音指令的装置。无人机也可以提前进行编程,事先设定好打击目标,比如要收拾“者行孙”,事先就在武器里就输入“目标者行孙”,触发的条件就是:“我是者行孙”这一类的声音。只要有人说:“我是者行孙”,不管他是不是者行孙,或者存在不存在者行孙这个人,只要承认的人都会受到攻击。高科技的武器,不是一般人能用了的,要经过培训才可以,有些人类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被神仙师父带走了,从小进行培养。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古代人和现代人也没什么区别,只是环境有区别而已。猴子也可以学会玩手机、开汽车,人类小孩子去狼窝待几年也会成为一个只会用四肢走路的不会说话的狼孩。“神仙”们除了有可以重复使用的“法宝”,还有一类只限一次性使用的“灵符”,可以供凡人随意使用,上面一般只书写一种法术,使用时要有口令,按早已经熟记的口令施放完上面所载法术后符卷就会消失,口令就是简易操作流程。此类当中有一种是需要贴着用的,或贴身或贴在别的地方,功能更有局限性。高级别的法术就是呼叫气象武器的指令,可以搞搞风火雷电雨雪和尘暴,人类称之为“呼风唤雨”。还有一种法术叫撒豆成兵,这里的“豆子”就是混合高科技迷药的影响神经的食物,不要说人,就连动物吃了这种“豆子”形状的食物以后,在一段时间内也会供人驱使,叫它干啥它就干啥,但必须是简单易做的指令,让动物端茶倒水肯定做不到,让动物去咬肯定会咬。要知道古时候动物很多的,随处可见。这种食物有大有小,效果不一样,最大的称之为饭团,饭团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各是各的应用场合,比如短时间内需要很多帮手应急,就可以多带点“豆子”,比如只需要一个或几个帮手,但要求时间长一些,那就带几个“饭团”。背包容量有限,自由搭配即可。有一个关于饭团的神话传说在秦始皇的时代流传到了日本,称之为“桃太郞的饭团”。后来人类认识低了,以为出现在封神大战中的高科技武器都是“法宝。直到秦朝才把高科技的武器、资料等清理完毕。因为自封神大战后,圣星人用温和的方式限制人类的科技。人类的各个宗教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因为只有有信仰,不乱用,才可以掌握宗教中允许的高科技,而在宗教之外发展科学、使用高科技是不行的,要尽可能的限制,所以有一段时间宗教会打压科学。后来实在限制不住了,21世纪人类科技发达,好人坏人都可以搞到武器,不论什么国家都有核武器,那人类文明就离毁灭不远了。且说犹太人从西岐起兵伐商,在神的帮助下,通过封神大战,于公元前1046年在中原建立了周朝。然后姬姓犹太王族子孙被分封到亚欧大陆各地建立王国。人类亚欧各国的史料几乎都是从这时开始建立的。很多发展的不错的犹太人遍及世界各地,于20世纪又重新在西亚建立了小而强悍的以色列国,此为后话不表。同一时期一些珍禽异兽就散落在亚欧的各神话传说体系当中了。比如老虎是丛林之王,中国有老虎不奇怪,因为有很多从林,但中国有狮子就很奇怪,因为狮子生活在非洲草原上是草原之王。所以中国在商朝以后只有狮子的概念和很多石头雕像却鲜有活物,同时期的西方文明的摇篮希腊神话中也有狮子座同样鲜见活狮子。狮子在封神大战时就正式离开中原成了印度佛教中的狮子了,印度确实有狮子,那是非洲的狮子随着印度板块漂移过来的。再比如麒麟,麒麟其实就是长颈鹿,在原产地非洲,“长颈鹿”的口语发音为gi22ff
      ,音译为汉语qil。麒麟两个字都是“鹿”字旁代表着它是被人类神化的长颈鹿,“麒”是象形字,“其”是长颈鹿的正面简笔画的样子,长颈鹿有角且身上的斑点就像鳞片,“麟”字就是说长颈鹿的鳞片状花纹的身体特征。人类记录麒麟不是凶猛之兽而是祥瑞之兽,众兽见了麒麟都得抬头看,所以俯视众兽的长颈鹿在神话中被塑造为百兽之王麒麟。原始长颈鹿的脖子并不长,而且四肢粗壮。后来长颈鹿的脖子是怎么变长的呢?由于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地轴改变,非洲变得干旱起来,地上的植物大都干枯了,剩下的也很快被动物们吃光了,而那些长脖子的鹿能吃到高处的树的叶子,就活下来了,短脖子的都死了,长脖子鹿的后代也是长脖子,偶尔出现一两个短脖子的,又饿死了,所以用一千年的时间就足够让全部长颈鹿进化成长脖子的了。在明朝前,中原人从没有见过长颈鹿,更没见过短脖子长颈鹿,所以根据文字记载画出的麒麟是龙头、鹿角、鳞身、牛蹄,所以麒麟也叫“四不像”。它的蹄子相当厉害,当受到威胁时,高大威猛的长颈鹿会用蹄子猛踢敌人要害,踢一下足以使狮子或老虎的头骨或肋骨粉碎,所以长颈鹿是不怕猛兽的。所以四不像并不是麋鹿,因为麋鹿见了猛兽是要逃跑的。不仅长颈鹿不惧狮狼虎豹,牛也不怕。有句话叫“初生牛犊不怕虎”,人类的童话里讲狮子想吃牛却不敢硬上,只能用哄骗的方法,假装要请牛吃羊哄骗牛,这个童话还真说对了,单打独斗的话,个别公牛甚至可以完爆雄狮。这个童话还说明牛不是吃素的,因为一般的牛都是野牛驯化的,都有野牛的基因,攻击性很强,也会吃肉。所以在周商交替时的封神大战中,有一次由于对方骑的都是猛兽,所有的马都跪了,哆嗦着站不起来,所有骑马的人都摔地上了,只有骑四不像的姜子牙、骑牛的黄飞虎、脚踏双轮电动车的哪吒没有被摔。姜子牙的四不像就是从昆仑的他师父那里借来的,而不是来自珍稀动物麋鹿的原产地中国南方。四不像其实是圣星人下赐的原始“长颈鹿”,让姜子牙用来和骑猛兽的敌人对阵。狮子和麒麟的发源地都在非洲,这些信息慢慢的遁入到各个文明的神话传说里面,留待后人去探索和发现。在很长的时间里中原是没有狮子和麒麟的,但是保留有它们的各种雕塑、画像和文字描述。以石头雕像最为常见,因为用石头保存信息是最好的方法。盘古大陆分裂后,分散在世界各地的人类文明记录需要长期保存的信息时,石头是首选。也有用铜和铁做的雕像,但金属会慢慢锈蚀,金属的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很高,从性价比上来讲,不如石头划算。哪怕是磁极翻转,电能消失,纸张、布料、竹片等都将无法长期保存,只有石头可以保存下来,在石头上刻字,又不能太过晦涩难懂,让后人不认识,所以就刻象形字,或者直接刻成要表达的物体形状。在充满祥瑞之气的长颈鹿的保佑下,骑善兽的正义之师战胜了骑恶兽的邪恶之敌,姜子牙“封神”后,周朝在公元前1046年正式成立了,首都是镐京。有一点切记,当时商、周的皇室为了保证皇家的血统,也不会大规模和中原土著人混血。本章问题:1神话中的万兽之王麒麟是什么动物?2神话传说中神仙的法宝是不是高科技的武器装备?
      ………………支持原创正版,正版压枕下能做好梦。本书当当、京东、淘宝有售………………

第四回《勇作人皇》第一节《夏与商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