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回了屋里每隔一分钟就会闻闻自己。。
      总觉得这股血腥味已经浸进衣服里了。。。
      烧水!!
      咱这大家大业的不能屈了自己。。
      折叠充气洗澡桶。
      两个热得快。
      又随手揪了一把玫瑰花。
      今天穿的衣服也脱下来了,又拿出以往积攒的衣服、床单、被罩、枕套一股脑的塞进洗衣机里。。
      又拿出两根水管接通了洗衣机的上下水,旁边有两个水桶承载进水和出水。。。
      这一通忙活就到了晚上,天已经暗下来了。
      拉上两层窗帘,点上餐桌上的煤油灯。
      这东西在清末的时候被引进。
      外形美观的灯具,先进的燃料,以及科学的燃烧方式和数倍于老油灯的亮度,使它一下子吸引住了国人的眼球。。
      特别是有些外国的石油公司,把煤油灯作为销售自己石油产品的敲门砖,推向老百姓当中。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
      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
      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
      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
      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
      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
      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那时候,各户都很穷。
      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
      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记得自己小时候,姥姥家用的也是煤油灯。
      那时候自己经常一到冬天就将吃完的橘子皮,里面倒入一点煤油,再剪下一小段灯芯。
      一款自制橘子等就做好啦。
      以往煤油灯燃烧都会有股味道,但小桔灯却只有橘子的香气。。
      姥姥就会一直微笑着坐在旁边看着自己,光亮昏暗。。
      可梨萱觉得这种光亮才应该是家的感觉。。
      坐在泡澡桶里思绪有的没的,飘的极远。。。
      看看时间,泡了有半个小时,便起身出来了。。
      洗澡水依旧放在卫生间里,用来冲马桶,虽然停水停电停网。
      但外面的大暴雨可一定都不缺用的水。。
      只是缺吃喝进肚子的水而已。。
      收拾好屋子,拿出小本本,计划着。。。
      现在暴雨已经两个月了,各地方的通信瓦解,人们都放弃了等待救援的幻想。。
      也开始纷纷冒着风险出来寻找吃的。。
      比如那日的几个土匪,这类人出现一个,就像在家里发现一只蟑螂,说明家里已经有成千上万的蟑螂了。。。
      暴雨按照上一次会持续六个月。。
      那就是还剩下四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外面的秩序完全崩塌,烧杀抢夺,无恶不作。。
      梨萱决定这期间不走,就在这里呆着,躲过去最为混乱的时候。。
      4个月之后便进入到了极热时代。
      记得上一次听别人说过,第一基地半年以后就研发出了适合极热时代生长的种子。。
      直到那个时候,人心看到了希望才开始逐渐稳定。。
      大批量的涌入到第一基地,但是人满为患三个月之后,第一基地就已经住满人开始了拒收。
      可上头的动作也很快,后面的第二基地、第三基地、一直到上一世死之前听说已经建立到第56个基地了。。
      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再出发,提前进入到第一基地。。
      想着从空间里拿出来是10袋大米,全都敞开袋子口放在屋子里。。
      这个天气储存不当的大米肯定会受潮。。
      但梨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它受潮...作为去第一基地的入住的物资,总要尊重灾难一些。。
      你穿的有流光水滑的、白白净净

第23章 整挺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