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得起一个家。
普通人买房越来越困难,困难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很多年轻人开始选择摆烂咸鱼,婚都不结买什么房。
不了解这些也预测不到这些,因此袁老三说话是比较简单,想法也是比较简单的。
顾安觉得也是,先有个家也行,要不媳妇成天作,家里也受不了。
高美是他的女人,为他生儿育女,作一作,自己跟她拌拌嘴吵吵架,也就过去了,可别人又没必要被高美烦,还是顺了高美的意思来城里吧。
说不定高美还能学学自己做饭做家务呢,在家里几乎都有人顺手帮了。
这么想着,顾安也和领导透露了,自己也想在筒子楼有一席之地的想法。
领导挺开心的,本来就看好顾安,一听顾安甚至想在这里安家,还帮着说说话,把顾安的工龄限制挖松点,可以和三年的享一个福利待遇。
顾安也懂礼,给领导送了茶叶,白酒,还表现更加出色。
年后回血这块,没人比红英更积极了,从关大夫、徐勇、和珠珠,这几个人手里卖出去几批草莓。
三千块就到手了,加上店里的收入,家里的钱整理一下,刚好凑够三万五。
她就寻思啊,前段时间,聚宝盆给的东西越来越少,怎么家里一商量要买房攒钱,草莓就遍地都是呢?
不过她很快顾不上这些了,因为到处都在说工资的事情。
事情是八五年的时候有牵头的会议,要提高干事工资水平,经过几年的发酵,部分的地方已经试行,且这股风潮估计挡不住,很快能进行一个相对统一,又根据地方经济有所波动的增长。
那么上行下效,学校、医院、办事处,和国企的工人们工资确实出现的涨幅,引得近两年发展起来的私营跟风,涨得更随心所欲,加上物价的催化,还出现了工资连续每个月都增长的现象。
这和袁老三还能有点关系,他就是被领导喊去开会,三月份开始每个月工资一百五。
和红英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她那店铺,顾客来购买的力度和频率双高,经常出现货不购买的情况。
在又一次进价了一大批的神奇毛布,和五百条毛巾后,红英又大着胆子,去了隔壁省之前去过的那个婚庆产品的批发厂手里,拿了半车厢的货品回来。
之后就上新了婚庆用品和床品,让本来热度就减的店铺生意更加的红火。
良性促进下,竟然还吸引来一些小品牌日化,和红英合作,借地方铺货,给抽成,红英用过这些产品的,是没问题的,于是就答应了,签了一纸合同便又多了不少货卖。
因为客人多起来,货品仓库需求也大,红英想扩一下店面,于是问了相邻的两户人家乐不乐意租一楼给她用。
红英给的价格很宽厚,两家都有意向合作,但红英也不是送钱的傻白甜,租金是她的态度,但她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允许她不破坏建筑的情况下布置装扮一楼。
她会晚上八点之前关闭店门,早上九点才开侧边店面,所以不会影响人早起和早睡,也希望住户不要对店铺经营造成影响,比如乱扔垃圾大声喧哗随意取用商品等。
她会安一个活动木板墙,晚上会锁门走人,也希望房主尽可能不要纵容亲戚朋友窥探商品。
这三个条件一出来,两家都不是很开心,所以这一次谈话,没成。
但三人会谈刚结束的这天,红英还在锁门准备归家呢,其中一户又找上红英了。
第92章 贝贝家店铺要扩建啦!(本章又名买房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