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美只想贴着人家进城享福的态度不同,顾大嫂的意思是,既然小姑子需要这么多的食材,不如和家里合作。
农村家家户户都种菜,在村里是卖不动了,送去郊区,一卖有时候卖半天然后菜蔫吧了又被砍价。
要是小姑子那边需要的菜量大,为啥不直接卖给小姑子,一下就能被包圆了。
再有就是其他村里人的菜也收收,毛利可不低。
“哪就需要那么多菜了,几分钱的菜犯不着这样琢磨,媳妇啊,咱家有吃有喝,遇到难事儿也有人帮衬就可以了,睡吧啊。”
顾平干活干一天,只想睡觉。
顾大嫂表面上是不再和男人提起这件事,但心底里到底是存了事,隔了几天还是忍不住,装了一些地窖头新鲜的菜,再提溜上自己养的一只大肥鸡,去了小姑子那边。
自己个儿去的,到楼下的时候还有些忐忑。
红英没想到嫂子会有自己跑过来看她的一天,往常可都是跟妈来的。
稍微思索,就觉得估计是有事。
袁贝贝也这么觉得,果不其然,不多时就听到顾大嫂提起收菜的事。
“我觉得挺好,但家里屯菜是要过冬的,要卖菜,怎么都要等开春了吧。”红英忽然想到那时候其实也没多少绿色菜能吃的。
就真的拉着大嫂说开春后要不合作一把。
“城里买菜全靠乡下供应到门市,城里的地方住都快不够住了,没几家能在院子里种菜,要是咱家真能源源不断供那么一两个月的菜,我估摸着,一个月少说也挣个百来块,都赶上工资不错的工人了。”
“百来块,那两个月可不就是二百?”都比她当年彩礼还多呢。
顾大嫂心里火热的,恨不得立马去开辟菜园子种一批。
但这隆冬月呢,咋弄?
只能按捺下这份激动。
袁贝贝也听得激动,这下不但有成为富二代的希望,周边亲戚也是未来的富一代了?
看到大家为了一百块就高兴起来,袁贝贝不知道该心疼还是笑笑。
等等!
一百块在八十年初期是没几个有这工资的,不少人还拿二三十块的工资呢,可是和八零尾巴完全是两个价位。
甚至刚到九零年,就有地方工资平均破百。
技术性人才月工资甚至达到了三百多,之后六百八百的往上冒,二十世纪就开始从千狂奔。
好吧九零零零暂且不管,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就这两三年,工资体系发生了那么大的改变。
十倍的增长,肯定有原因在里头的,到底是啥原因,会让工资一下子往上涨呢。
涨。
涨价??
啊啊,她怎么忘了这件事。
明年,上面会出台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不直接补贴门市和供销社,开放限购,这导致商品的价格出现了飞跃的增长。
几乎每个商品都上涨了最低百分之三十的价格。
因为这个情况的出现,好多门市供销社都出现了疯抢的情况、甚至于买空了柜台。
那时候的人
第35章 姑嫂话来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