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高升[2/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伊都立却摇头不已,只说自己既是替补上来,那皇上王爷器重的还是本主曹?:又说自己不知兵事,比不得那些武职转过来的侍郎。
      皇上安排自己打理兵部庶务,怕也是存了“替补”的心思。劳心劳肺的活都干了,真要大军开动,直接用安排给知兵事的侍郎“替”了自己。
      这话就有些不恭敬,曹?不敢引得他再说,便只能加速灌酒,让他彻底安分……
      回到曹府,曹?就对初瑜说了蒲州升府之事。
      初瑜当然晓得曹烦辖地就是蒲州,听了先是欢喜,随后有些犹豫,道:“如此一来,五叔五婶回京的日子又要延后。”
      曹?点点头,道:“建府伊始,百废待兴,官员调动不会太频繁,若是做到知府位上,约莫是经营两、三任方能换地方。虽说辛苦些,可也容易出政绩。”
      听提及曹频夫妇,初瑜想起天护来,道:“算算日子,天护也差不多快到京了……”
      山西蒲州、泽州升府的消息,没几日就出现在朝廷邸报上。
      同时,吏部那边也有了准确消息,原蒲州知州曹幅因“清廉勤勉”升蒲州知府。
      不少人像曹?道喜,也包括前几日还因此事郁闷的伊都立。
      他倒是毫无芥蒂,还专门因曹频升知府之事,跟曹?道贺,而后大言不惭地说了自己巡抚山西时对曹频诸多照顾,要曹?记得这份大人情。
      什么曹频年轻面嫩,官威不盛,差点被人欺负:什么皂隶奸猾,几乎被蒙骗,云云。
      最后,他少不得又将曹频夸了又夸。换做其他人,初来乍到,即便不扯着京城那边的虎皮,也会抱紧伊都立的大腿。
      曹恫却是低调老实,从不炫耀自己背景,也没有炫耀自己与巡抚家的亲近往来。在公务上还算勤勉,中规中矩,虽不大出彩,可胜在平稳老道。
      曹腼闻言,却是明白了,自己的小堂弟怕是真是无心仕途,才如此随波逐流。
      否则的话,以他的聪明,绝对不会是这个做派。
      可想到曹频那一房的事情,曹?就觉得头疼。
      当初将天护过继给曹帕实在是太轻率,现下曹频有了亲生子,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家族隐患。
      可承继不是儿戏,天护的名字既写在曹懒名下,那从律法家规上,就是曹帕的长子……
      “说曹操,曹操就到”没过几日,天护到禀。
      天护与长生同年,生日比长生早雯月,今年十四岁。
      曹?见了,好悬认不出。
      他对天护的印象,还是在天护小时候畏畏缩缩的模样,可是现下天护却跟换了个人似的。
      眉眼间有着少年的自信与坚毅,腰身挺着直直的,看着很有精气神。
      随之同时到京的,还有曹幅的手书。
      原本,对于曹慎打发天护进京备考之事,曹?心里并不赞同。
      天护小时候,同长生一起在家学,曹?也曾关注过几个孩子的功课。夫子说过,天护勤奋有了,可天分不足。
      曹帕本身是个有才的,过继侄儿过来,自是精心教导,也有“望子成龙”之意,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可见天护确实没什么天分。
      科举之路,哪里是那么好走的?
      就是才华横溢的,运势不足,落榜者还比比皆是:更不要功夫勉强的。
      可见了现下的天护,曹?总觉得有哪里不一样。
      待看了曹慎的家书后,曹?略有所悟。
      天护的打算,同长生倒是差不多,想着参加童试,得了功名参加笔帖式考试,避开乡试会试出仕。
      看着变得不一样的侄儿,曹?不由有些好奇,道:“考笔帖式入仕,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天护挺了挺腰身道:“是侄儿的意思,父亲母亲也妄了”到底是十四岁的孩子,娄着再稳重老成,难免七情上脸,小脸绷得紧紧的,显得颇为郑重。
      可眉眼之间,除了郑重,仿佛还有点别的。
      朦朦胧胧的,曹?有些说不清,可是也觉得这个神采飞扬的侄儿比小时候要可爱不少。
      既是侄儿回京,曹府当晚少不得摆了接风宴。
      初瑜到底仔细,看出许多不同。
      例如,天护身上的衣服,半新不旧,可料子都是顶好的,针线有些眼熟,像是素芯亲手缝制,料子还是初瑜这个长嫂担心外任的两个妯娌吃苦,选的京城时兴的好料子。
      再看天护荷包玉佩小挂件,样样不缺,而且还颇为精致。
      天护提及曹幅、素芯时,满脸儒慕之事:提起自己新添的两个小
      堂弟,也没有半点不自在……,………
      感冒中,欠下一更,明后天补上。小九。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高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