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外管事(上)[1/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等到送走钦差,朱之琏也离开后。曹?才想起一事。那就是清苑城里多了位侯爷,爵位比他这个伯还要高。
      “如此也好,朱之琏添了底气,也是保定府百姓的福气!”曹?想到戴王氏案,略有感触。
      宋厚却是看法不同,督府同城,关系本就微妙。但是因两人品级相差悬殊,各行其道,倒是也省是非。
      如今,朱之琏封侯,爵位比曹?这总督还高一级。
      要是以后两人政见相合还罢,要是政见不同,也是麻烦。即便知府身份,撼动不了总督权威,可真要被人利用,督府发生龌龊,就要生出是非。
      曹?倒是没有放在心上,分权而治,是帝王之术。
      别说是直隶,就是其他偏远行省,也不是督抚一个人能说了算的。像年羹尧那样的。情况特殊,是早年为了整合西北战事的缘故。到了今日,已成祸端。
      曹?不觉为难,却是难坏了清苑城里的大小官员。
      钦差是腊月二十七到的清苑,知府衙门大开中门迎旨,多少人看到眼中。
      不过两、三日的功夫,全城的官吏便都晓得朱之琏封侯之事。虽说只是承祭前朝香火,可超品爵位在那里放着,不容人小觑。
      知府衙门,不能说门庭若市,也是贺客不断。
      要是开国初年,对于前朝苗裔,众人都会忌讳;现下,开国将近百年,朱之琏又不是虚爵侯爷,还任着知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调回京城做京官。
      这想要巴结的,当然大有人在。
      大过年的,谁会闭门谢客,这个时候连“贺礼”带“年礼”一起孝敬,却是正当时。
      全城官员,连总督府都不例外,都使人往知府衙门送了份“贺礼”过去。倒不是曹?想要巴结朱之琏,只是花花轿子大家抬罢了。
      这城里,留意他动静的人,也有不少。
      要是他不给朱之琏留面子,落在外人眼中。就是两人相争的局面。
      见总督府都向新侯爷示好,知府衙门越发热闹。
      已经有不少官员猜测,等到正月初一那日,不知是总督府热闹,还是知府衙门热闹。
      答案,显而易见。
      初一大清早,总督府前就被来拜年的官员的车马堵得严严实实。
      就连被众人观望中的朱之琏,也带着家眷到总督府拜年,看得众人眼红不已。
      他们倒是也想带家眷与总督府交际,可还没有那个资格。
      昨日,刘川过来送的拜帖,提及朱之琏想要携妻儿来拜年之意。
      朱之琏如此低姿态,让曹?很是意外。
      不过随即也就明白过来,对方是入仕三十多年的官场老人,即便这些年始终在知府任上,也不容小觑。要真是不通世事的书呆子,那早就被剥官为民。
      朱之琏知趣,曹?自然欢迎至极。
      倒是初瑜,颇为雀跃。
      大过年的,本就该热闹,如今远在直隶。却只有他们一家三口。
      偶尔有女眷来请安,也多是总督府属官妻女,品级相差太多,往来交际,都是阿谀奉承,使人心累。
      这知府太太刘氏,在初瑜过生日时,曾来过一遭,知书达理,温顺内敛,初瑜对她印象颇佳。
      听说她过来做客,初瑜使人预备了酒席,又同丈夫商议过,发帖子请了两位游击太太做陪客。游击是从三品,他们的妻子是三品淑人,在清苑城中的诰命中,品级不算最高。可因是总督府属下,又同知府衙门互相不统属邀请她们做陪客,也不失礼。
      真要是过来个道台之妻作陪,刘氏反而要不自在。
      梁传福之妻赵佳氏,四十来岁,穿着旗装,略显富态;谢天来之妻朱氏,则是汉式装扮,长相白净俏丽,看着一点都不像三十多岁,就跟二十几岁一般。
      赵佳氏性子有些木讷,不喜多言;朱氏却是个伶俐的,能说会道。满屋就听她唧唧咋咋。
      她不仅会奉承主人,还不忘尽好陪客的本分,一盏茶的功夫,口中已经是换了称呼,对刘氏从“侯夫人”成了“刘姐姐”,对赵佳氏叫“赵姐姐”。
      只有初瑜身份尊贵,她不敢来“姐姐妹妹”这一套,可称呼也成“夫人”改成“郡主”。
      就像是将各自丈夫撂在一边,要交几个闺阁好友一般。
      原本有些生疏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四人中,最年轻的初瑜,也是快三十了,众人的话题,自是离不开各自儿女。
      众人都不是头一回来总督府,多见过天佑。少不得从天佑夸起,连赞初瑜好福气,三子一女都是嫡出。
      四人中,刘氏与赵佳氏是娶了儿媳妇的,少不得又说了两句婆婆经。
   &nb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外管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