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炼心[1/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车外雪花飞扬。马车内曹?正虚心请教。
      宋师爷,名厚,字定山,既以应聘出山,见曹?相询,便不藏私:“天下总督,守牧一方,多有军功。四川总督、陕甘总督,西北边陲,有防为犯之责;湖广总督、云贵总督,则要镇压诸苗、诸彝;闽浙总督、两江总督要安抚遗弃民,禁止水匪海盗作乱,皆不缺军功建树。唯有直隶总督,宿卫京畿,以稳为主。”
      曹?边听边点头,很是赞同宋厚的话。
      直隶总督,说的好听,总督直隶军政,可直隶有八旗兵丁,这些人都是八旗都统治下,轮不到曹?插手。
      曹?能管的。只有绿营事。
      地方绿营,要剿匪,要防止土人作乱,本不乏练兵的机会。
      直隶却是天子脚下,满清入关百年来,将直隶梳拢了多少遍。在这个三十人以上汉人集会,都能以逆反罪皆杀的年代,想要在直隶寻个山贼林匪实是不容易。
      许是正因为如此,直隶的绿营才败坏的最厉害。
      “依先生看,我当如何操兵?”曹?问过心中疑惑。
      按理来说,他岳父淳亲王、姐夫平亲王、至交好友完颜永庆,都上过疆场,对于军中之事不能说尽知,给曹?解惑却是能的。
      曹?却晓得,不当将他们扯进来,所以忍到现下才开口相问。
      “皇上最初点大人左迁总督位,并非为是练兵,而是为北河道之事,所期是大人丰盈地方银库。而后追加练兵一条,所期也当不过如此。毕竟,大人之前并未涉足军中,皇上也不会想着大人会成将成帅。”宋厚摸着胡子,慢悠悠道。
      曹?听了,只觉得心头迷雾散去,渐渐清明起来。
      “多谢先生指点!”曹?甚是真诚地俯身谢过。
      这两日,他心里乱糟糟的,一会儿觉得踌躇满志。一会儿又觉得心里没底。
      只因身在局中,一叶障目。
      如今被旁观者点清,去了心头犹疑,他便淡定了。
      见他展颜,宋厚与冯传两人相视一笑,随后齐齐望向曹?。
      两人望向曹?的眼神,虽不含恶意,却都带了探究。
      马车里就这丁点儿地方,被两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这般盯着,饶是曹?素来镇定,也有些坐不住,看着二人开口道:“两位先生,可还有教导曹某之语?”
      宋厚没有说话,冯传笑眯眯地开口道:“是这老东西惦记大人‘善财童子”之名,好奇大人是否有富民之道。大人可别忘了,这回外放,可不单单是总督职,还要行巡抚事。”
      提及此事,曹?也带了几分振奋。
      自打接了外放旨意至今,他每晚都在书房筹划此事。
      疏通北河道,关键要两点。银钱与民役。
      “摊丁入亩”推行下去,民役不会缺,银钱也会有些进账。
      可他不能将希望都放在新政上,以史为鉴,历来新政的推行,都充满阻碍,难求朝夕之功。
      曹?想了想,道:“为强直隶赋税,曹某有几点粗浅计划,不外乎富农、兴工、引商……”
      马车中,曹?一点点讲述着心中的计划;马车外,雪势渐大……
      *
      京城,曹家,东府,西跨院。
      “看这雪势汹汹,你大舅舅他们路上怕是要耽搁。”曹项摸着茶盏,透着玻璃窗,往外看去。
      孙礼顺着他的眼神望去,脸上露出羞愧之意:“甥儿早些出来,便能给大舅舅送行了。”
      东府曹颂三兄弟,今早都出城送堂兄。
      随后,曹颂与曹?都当值去了,晚来一步的孙礼就碰到休沐在家的曹项。
      曹项看了孙礼一眼,道:“你前日已经随你祖父过来给你大舅践行,今日即便没赶上也没什么。”
      曹颖为夫求差事被拒之事,曹项已经知晓。
      因这个缘故,前日李氏寿辰,曹颖都托病没到,只有孙礼兄妹随着祖父过来。
      曹项想要劝外甥一句。不要因此事对舅家生怨,可想着疏不间亲之故,话到嘴边又咽下,说起翰林院内部之事。
      孙礼经过庶吉士考试,初五便要入翰林院。
      孙礼仔细听了,神情恭敬,不似作伪。
      曹项见状,不由一阵晃然。
      若非自己入了翰林,是从四品的官位,外甥还会这般恭敬么?
      因他是庶出,与早已出嫁的嫡长姐关系并不亲近。
      孙礼见他沉吟不语,还当他倦,起身道:“是外甥不是,四舅早起送行,想来也困乏,还是先歇歇,外甥这就回去了。”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炼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