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诡异流言[2/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堂弟们还不能支撑门户,他都想直接致仕……
      重阳节后,曹?消了假,重新回户部当差。
      因李卫的话,使得曹?留了心,使人打听自己谋两江总督传言的来历。
      打听了两日,听到些消息,原来是伊都立口无遮拦惹的事端。
      兵部有个侍郎,与他有些过节,在饭局上遇到,不知怎地听说他跑官之事,酒后就讥讽他不知自己个儿分量,才从司官上升上来没一年,就开始不安分。
      伊都立也是勋爵子弟,带了傲骨的,那容他倚老卖老地损自己。再说那侍郎。背后也在跑官,谋得就是两江总督的缺儿。
      许是故意气那个侍郎,伊都立便说有大人物谋两江总督缺,已经是八九不离十之事,这大人物就是户部侍郎曹?。
      曹?听了,恼得不行。
      要是这些闲话,传到雍正耳中,自己岂不是冤枉?
      就算自己也想要捡个漏儿外放,也没想过江南。天下排行第二的总督,又是紧要之地,以自己的资历还真是捞不到。更不要说江南是他需要回避的地方。
      就在他懊恼时,养心殿里的雍正正因同十三阿哥提及此事。
      “曹?,真在谋两江总督的缺?”雍正皱眉,问十三阿哥道。
      十三阿哥有些意外:“竟有此事,臣弟还是头一回听说。”
      雍正看了他两眼,方道:“十三弟前些日子,不是提过一遭,曹?在户部窝着可惜了了?”
      十三阿哥眼皮跳了跳,笑着回道:“臣弟是觉得,做副职限制了曹?才能。瞧着他在官场这些年,做掌印官时多有成就。做户部侍郎,除了推行苞谷与番薯外,其他不过是平平,没有什么叫人眼前一亮的政绩。”
      见十三阿哥对曹?的点评如此,雍正倒是生出回护之心,说了句公道话道:“民以食为天,推行良种,绝不是小事。要是天下官员,都想着民生百姓,那朕就不用愁了。”
      十三阿哥不好再说曹?,否则对景就是“结党”,岔开话道:“有皇上这样体恤百姓的仁君,是天下百姓之幸……”
      嘴里说着颂词,他却是瞧出,皇上已经有外放曹?之心。
      是何地,他心里也猜不出,只知道绝不会是江南。
      伊都立不是官场愣头青,上次那番话不过是酒桌之上,酒醉后话赶话信口说出来呕人。过后,并没有放在心上。
      等到他听到传言四起,连“丁忧”的话都出来,才醒过来自己这张嘴儿给曹?添了麻烦。
      旁人不知道,他却是晓得的,前些日子曹?请假的缘故是因为幼子病重。他家夫人,还使人送了药材补品过去探病。现下,已经好了。太夫人虽也养了几天病,也是因担心小孙子的缘故。
      这好好的。就被人说成要“丁忧”,心中不恼才怪。
      不过,曹?恼是恼,也知道伊都立是无心的。但凡他会算计些,也不会做了二十多年司官,熬到雍正登基才崭露头角。
      看着伊都立满脸羞惭地来请罪,曹?恼恨的话也说不出口,只是劝他记得这个教训,记得“祸从口出”的道理。这次不过与人置气,浑说了两句,就算给曹?添点麻烦也不大,以后当要小心,官场之上更是要提防小人下绊子。
      伊都立晓得,自己犯了大错,即便曹?没有怪罪他,他也羞愧不已。
      要知道,就因为他口无遮拦引起的流言,不只殃及到曹?身上,还扯上了太夫人。明明只是生了个小病,却被人茶余饭后议论,说着她还能熬多久,能不能过这个冬什么的。
      他不能心安理得地等着传言淡淡散去,只好想法子努力为自己那句话弥补曹?。
      却是越帮越忙,他见人就赞曹?是孝子,拍着胸脯对人道:“两江总督,在旁人眼中是肥肉,曹?却未必看不上。他要孝顺母亲,照拂手足,怎么会去江南?之前的都是流言。”
      明明是好话,可开头第一句却失言,打了那些谋缺人的脸。
      两江总督,天下总督排行第二,曹?都瞧不上,那他谋得是直隶总督?
      伊都立越帮越忙,曹?“跑官”之事,越发有鼻子有眼,不仅官场同僚旁敲侧击,连淳王府那边,王爷都使人请了他过去,专程问了他此事。
      曹?真是哭笑不得,这直隶总督,因倚京的缘故,为天下总督首位。
      谁都知道,直隶总督,所用都是皇上的心腹臂膀,这个缺儿压根就不是跑官就能谋到的。
      这就是为何有人敢盯着尚未空出的两江总督缺,却无人惦记正空着的直隶总督……
      *
      掉到第六了,眼看第七,泪啊,哭求月票

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诡异流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