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九十章[2/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还不如平素里的顺手,所以他才会以为自己指定是没戏的。
      他这样说,曹?这个做哥哥的,少不得为他操心,寻人打了招呼,先一步得到磨堪进展的消息。
      如今,知道有十二人的卷子出了问题,没有堂弟的名字,看来这下终于可以安心。
      回到府中,曹?使人唤来堂弟,将这个好消息告之。
      会试过后,还有殿室,一甲、二甲、三甲分列,前程各异。如今曹?听了堂兄的话,终于不再忐忑,老实开始预备殿试。
      次日,就有御史因举子聚众之事,弹劾今科会试副主考礼部侍郎兼督察院左副都御使李绂。
      李绂本身兼着左副督御史的职,倒叫属下弹劾了,引得六部官员幸灾乐祸。
      大家背后说起来,都道:“小狗咬大狗,狂吠一通,忒是热闹!”
      曹?听了,却晓得,科举案要了了,这个李绂要替皇帝“背黑锅”。总要有个人出来,为三月初四那日的“黄沙蔽日”负责,好堵天下悠悠之口。
      几日后,康熙就有旨意下来,将李绂贬到永定河以工效力。
      六部里的低声窃语,又有了新的内容。
      十二位御史联名,请求复立太子之事,举朝哗然。康熙震怒,这十二名御史没有“因言问罪”,大学士王?锶词且蛴小敖岬场敝?颖痪心谩
      同别人的蠢蠢欲动相比,曹?心里镇定许多,随便他们怎么折腾,这二阿哥是出不来的。他将预备好的万寿节献礼,送至内务府,而后就等着万寿节庆典。
      康熙口口声声说,不举行庆典,但是御宇六十年,可谓古往今来第一人,他心中未尝不是洋洋自得。
      所以,礼部联合内务府,该张罗的还是要张罗。
      转眼,到了三月十八,万寿节这日。
      虽没有宫廷赐宴,但是京城所有的王公大臣、还有外地进京贺寿的文武大员齐进宫恭贺。
      太和殿上,礼乐声声,肃穆庄严。
      间隔十余年,曹?再次见到年羹尧。
      列队的外地文武大员有十数人,但是曹?还是一眼就认出年羹尧。
      他穿着二品服饰,脸上已经褪去文人的儒雅,带着几分彪悍之气。他督抚四川十几年,将开国来骚乱不断的四川治理得服服帖帖,这其中自是少不得震慑与杀戮。
      看着年羹尧昂首挺胸、意气风发,已经有几分“年大将军”的气势,曹?却是不爽得很。
      是的,非常不爽。
      曹?为同年羹尧扯皮做的预备,都打了水漂。集总督印与巡抚印为一身的年羹尧,压根没有将曹?这个新上任的户部侍郎放在眼中。
      户部那边,他面都没露,只是打发两个属官到户部见曹?。
      开国以来,进京的外地督抚,如此嚣张,年羹尧当属第一人。
      若是不干曹?之事,他乐得看热闹。
      年羹尧三十岁升督抚,是本朝最年轻的封疆大吏,这些年政绩又是有目共睹,实有嚣张的本钱。
      但是这份嚣张的对面,站着本朝最年轻的二品侍郎,落到旁人眼中,这说什么都有了。
      固然有说年羹尧嚣张无礼的,还有不少说曹?年轻、不能服众的。
      曹?无辜做了年羹尧“嚣张”的垫脚石,心里自然不能痛快。虽说他能安慰自己,同年羹尧交恶不是坏事,算是祸之福相依,但是却无法抹去被扫了颜面的事实。
      官场上,最不乏的就是欺软怕硬之人。
      曹?若是退让一步,往后少不得就要被人欺到头上,是退无可退。
      现下,曹?只能盯着年羹尧咬牙根。
      虽说同样是二品,督抚大员是封疆大吏,侍郎只是副堂官,但是为何那些督抚进京,送冰敬、炭敬,连六部笔帖式都送到,这其中尤其是以户部为重。原因无他,就是因为户部捏着各省的财脉。
      曹?心里已经隐隐有些兴奋,想要看到年羹尧变脸的模样。
      辱人者,人必辱之。
      他曹?不会主动去欺负人,但是也不会白白地受气。
      这梁子,结定了。
      同曹?一样心里不爽的,还有四阿哥。
      他的门人中,官职最高的就是年羹尧,加上如今年羹尧在四川,正是西北要地,所以分量越重。
      年羹尧的张狂,同四阿哥向来低调内敛的性子差距太大,使得他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尤其是这回户部之事,固然明面上没脸的是分管四川司的侍郎曹?,但是如今掌部务的是他四阿哥。更不要说,曹?对他向来恭敬,早已被他当成自己人。
      万寿节后,年羹尧携子过府请安时,四阿哥便对他道:“户部衙门那边,亮工抽空走一遭。好好的,闹这么一出,最后吃亏的还是你。”
      年羹尧闻言,挑了挑眉,却是不以为然,道:“有主子在户部,还有其他小鬼敢生事儿?奴才全赖主子照拂,户部衙门那边,冰敬也没拉下,实懒得再去应酬。”
      四阿哥听了,虽然对年羹尧对自己的依赖很满意,但是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他上下打量年羹尧几眼,道:“亮工,你不是行事鲁莽之人,是否对曹?有所误会?”
      年羹尧闻言,笑道:“主子,奴才同曹?井水不犯河水,何来误会之说?”
      四阿哥寻思也是,年羹尧外放出京时,曹?还在侍卫任上,两人本就没打过交道。
      四阿哥不好说的太深,毕竟还有年熙在场,不愿落了年羹尧面子,道:“不看僧面看佛面,曹?同你十三爷关系最好,你在京里,多少要给他留点面子。”
      年羹尧笑着应了,话题又转到西北军事上。
      年熙坐在父亲下首,听着父亲与四阿哥的话,心里有些不放心。
      他是年羹尧的儿子,自然晓得曹?不是受了“无妄之灾”,而是父亲故意发作。
      年氏入雍亲王府多年,好不容易诞下阿哥,年羹尧这做舅舅的,也是真心欢喜。
      这次递折子请求回京陛见,他也想要探望妹妹与外甥。没想到还没到京,就得了小阿哥夭了的消息,年羹尧心里憋着一股火。
      待到了京城,他知晓小阿哥百日时,曹家送的礼平平,那心中的不满终于找到宣泄之处……
      *
      嘎嘎。争取不熬夜,养好身体,以后勤更。。_

第八百九十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