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百八十六章 凑趣[1/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修园如修心,不能说园如其人,但是细微之处,也能彰显主人情操。
      同样是王园,雍亲王府的园子与诚亲王府的园子比起来,截然不同。虽也是遍植青葱,但是多以松柏为主,浓荫盖地,意境悠然。
      只有在内堂廊下,种植了几株玉兰,又因不是花期,景致并不出挑。
      园子里的小湖边,也只是依势修建了回廊。湖面上,则是亭亭玉立的荷花。
      整个园子游下来,虽不像避暑山庄那样富丽堂皇,也不像诚王府园子那边风雅别致,但是另有一种随意雍容。
      曹寅走在人群后,看着这眼前景致,想着儿子对四阿哥的另眼相待,心里琢磨着那位被称为“冷面王爷”的四阿哥。
      同故作悠闲的三阿哥相比,四阿哥胜在“心无外物”。
      不管是真淡泊,还是假淡泊,起码能让人感觉到其中的“无欲则刚”。
      正如同,现下四阿哥陪侍圣驾游园的姿态,看着恭敬是真恭敬,孝顺是真孝顺,却是多了几分从容,少了几分刻意与奉承。
      如此一来,就已经将一心讨康熙欢喜的三阿哥给比了下去。
      曹寅正想着,就听前边唤道:“曹大人,曹大人……”
      曹寅抬头一看,眼前驻足等着他的,正是已经复职的武英殿大学士马齐。
      如今热河行在,风头最劲的人物。就是大学士马齐了。
      前几日,逢马齐六十五岁生日,康熙赐下御制避暑山庄诗集、御选唐诗、周易折中、道德宝章各一部。
      当朝老臣,能有这份殊荣地有几人?
      “中堂大人……”既是马齐相唤,曹寅这边就快走两步,迎上前去。
      马齐笑得有些温煦,指了指近处的湖景、远处的亭台。问曹寅道:“曹大人,觉得此处风景如何?”
      曹寅心下一动。并不作答,反问道:“中堂大人瞧着如何?”
      马齐环视眼前,半晌方道:“福地洞天,水秀山明,好景致。”
      曹寅这边,跟着点头,道:“中堂大人说的是。确实好景致。”
      两人都是官场老油子,说了一句话,剩下的就在无言中,相视一笑,嘴里已经说着诗文雅句……
      前面临水亭子里,康熙已经落座,几位皇子阿哥侍立着说话。
      三阿哥面上带着笑,心里已经将四阿哥损得不行。好好的。拾人牙慧,学自己邀请圣驾游园。
      游园就游园吧,还将四处弄得光秃秃的,露出几分寒酸来。几处王园,都是由内务府那边与王府这边联合修建地。
      湖石草木,万没有一处有一处没有的道理。
      四阿哥故意露出这份寒酸。目地是什么?
      西北战事缺银子,众所周知。尚未征战,在西北待战的军营,已经倒毙马匹一万多匹。加上粮食、军饷,听说户部与兵部那边正是焦头烂额。
      三阿哥越想越恨,偶尔扫向四阿哥的目光,也带了几分探究。
      都是宫里出来的主儿,谁是傻子不成。
      十六阿哥的目光,则是望向不远处的马齐与曹寅。因在湖边,清凉宜人。他已经收起折扇。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听着。
      康熙这边,则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同四阿哥说话。
      四阿哥明日就要启程回京。关于户部的差事,康熙也少不得嘱咐一二。还有一件事,康熙专程吩咐,那就是十七阿哥地病情。
      虽已经传旨京城那边,要太医院用心诊治,但是康熙仍是难掩慈父之心,叫四阿哥回京后再详细奏来。
      十七阿哥虽已经是弱冠年纪,但是同其他年长的阿哥相比,还算是小阿哥。
      康熙对其虽比不得对十四阿哥、十六阿哥这般宠溺,但是也有几分真心疼爱。
      四阿哥这边,自是恭恭敬敬地应了,又说了几句劝皇父安心的好,端得是有情有义。
      三阿哥在旁,瞅着这父子间的互动,已经觉得脑仁儿疼。为啥这次奉旨回京的,不是他,而是四阿哥呢……
      *
      地安门大街,富丰堂。
      京城里什么买卖最好做,就是这入口的买卖。堂、庄、园、楼、坊、居,都是吃饭的地儿。
      八旗入关,有些根基的人家,头上都顶着世职,有点军功地,就有爵位传世。就算是平民百姓,男丁到了十六,就领一份钱粮。
      这样安逸的生活,使得这些八旗子弟养成骄奢的生活习惯,就讲究个吃吃喝喝。
      像富丰堂这样的馆子,在京城也是数得上来,是内务府一个司官家的买卖。曹?之前跟着伊都立他们来吃过两回,是正宗的鲁菜。掌勺地大师傅,是宫里出来的御厨,名声不大,但是手艺很是精湛。
      不过,今日曹?趁着休沐过来包堂子,并不是为了这边的美味佳肴,而是因为这堂子里有处大戏台。
      现下,戏台上已经鼓乐齐鸣,旦角出来,咿咿呀呀地唱起戏来。
      台下,只坐了两桌。男人们一桌,女人们一桌。
      男人这桌,坐着曹?、曹颂、魏黑、郑虎、魏信、王全泰,女眷那桌坐着初瑜、香草、艾达、郑沃雪,还有郑虎的妻子曹氏。
      到京城这几日,魏信原还想带着妻子四下逛逛,但是艾达的长相异于常人,差点惹出事端。也使得他们两口子少了出去的兴致。
      曹?见他们在府里憋闷了好几日,听说他们原想要去听戏地,便使人包了这样的堂子,带着他们夫妇过来看戏。
      艾达汉话才勉强听得利索,对于台上的曲子,哪里听得懂。不过是看个新鲜热闹罢了。
      曹氏与郑沃雪早年都在广州待过,陪着艾达你一句。我一句说起广州的风情。
      香草坐在把边上,眼睛偶尔移向艾达。也赶紧移开,实是不明白,为啥世上还有长成这样地人,瞅着跟鬼怪似地。
      初瑜只穿着寻常的旗装,脸上带着笑容,听郑沃雪同艾达等人说话。
      少一时,一场戏唱罢。已经有人上来禀告,道是席面已经在园子里摆好了。
      众人又移步就座,也是同这边一样,男女分席而坐。
      定地是八两一桌的燕翅席,砂锅鱼唇、三丝鱼翅、珍珠烩燕窝、糟溜鲮鱼丁等,装在极其精致地器皿中,陆续上桌。
      艾达已经学了不少时日的功夫,晓得席面上以初瑜为尊。看着初瑜动了筷子,才用筷子,略显笨拙地夹了口菜,放在碗中,斯斯文文地吃起来。
      男人那桌,已经斟上了莲花白。
      除了魏黑与王全泰之外。剩下的这几个都是少年相交,十多年的交情。酒桌之上,便减了不少规矩,推杯换盏,喝得欢喜。
      就是魏黑与王全泰两个,同魏信也都算熟人。王全泰在广州待了几年,魏黑则是在曹?结交魏信时,就已经跟着曹?了。
      曹?羡慕魏信,还只是在心里;曹颂这边,则是赤luo裸地挂在脸上了。
      “五郎。没想到。你还真出息了。娶了洋媳妇不说,还要学着八仙。漂洋过海,这下子算是见了大世面了。”曹颂把着酒盏,亲自给魏信倒了一杯,说道。
      “谢过二公子了。”魏信笑着饮尽杯中酒,看着曹颂的侍卫服侍,道:“不过是混日子了,到底不如二公子体面。皇宫里的侍卫,可是天子近臣。广州那边的几个武官,有两个就是侍卫出身,那派头,真是说不得了。”
      有地宫廷侍卫提拨的是快,但那得是内班侍卫,得以有机会常在御前当差的;像曹颂这样的外班侍卫,就是要苦熬了。
      好在曹颂并不是热衷于功名利禄之人,他扫了一眼自己的指甲套,笑着说

第六百八十六章 凑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