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异相[2/2页]

重生于康熙末年 雁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太仆寺的差事本就轻闲,将手续繁杂、办事拖沓这些毛病修正后尤为明显。
      不少官员,都学着曹?,上午进了衙门,便将手上差事尽数了结。
      而后端着茶壶,溜达溜达。说说闲话,翻翻闲书,倒是比过去轻松自在。
      如今,曹?是为了被罢官做准备,想要为后人留下点有用地东西。其他人,手上也没有那么多差事。
      不到半天功夫,便有人坐不住,私下里请唐执玉向曹?探探底儿。瞧瞧大人到底要忙什么,对他们这些下属地要求又是什么。
      不管什么,尽管吩咐,有个活盯着,总比大家装模作样熬功夫省心。
      唐执玉心里也甚是好奇,曹?地认真模样。可是前所未有地。因此,这位耿直君子便到了曹?跟前,恭声请问了。
      曹?正在为“圈养舍饲”这一条为难,这本是后世为了保护环境提出的。除了母马,要是其他的马群也能渐渐地推行这个的话,不知行不行?
      他有的,不过是理论,阅历与认知还多有不足。
      见唐执玉相问,曹?心下一动,让他转告众属官。要大家自己比照着这两年的差事。总结自己在各自本职差事地成就,有什么肯定之处。不足之处,有何提议,等等。
      儒家教育下,仕人性子都是含蓄的、清高的,想要他们承认自己的不足,难,想要他们夸自己个儿两句,也难。
      到时,怕是花团锦簇一段文字下来,肯定与不足都瞧不出来。曹?想到这个,便叮嘱一句,文字要精简干练。
      直至此时,曹?方时醒悟过来。
      他不只是个体的太仆寺卿,还是这衙门中的一份子。因为有众人各司其职,才有他这两年的轻闲自在。
      就算他想要在被降职或者罢免前,做些有益于衙门之事儿,也不该忽略了上下是一体。
      听了唐执玉的传话,众人皆是面面相觑,却是想什么地,都有了。
      不少人都心潮澎湃,寻思是不是衙门里要有变动,每个人便用心许多。
      衙门里,除了王景曾名义上同曹?平级,不需写这个“总结”外,其他人都写了,伊都立也在其中。
      虽不晓得曹?如此这般目的为何,但伊都立与其共事两年,晓得他待公务上甚是严谨,不会儿戏视之。
      两三日的功夫,众人的“总结”都递上了。
      曹?仔细翻看,有的人妙笔生花,将自己的成绩赞了又赞;有地人三言两语,点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后边则是各种各样的提议。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曹?心里不由地生出自责与悔意。
      要是两年前想起让大家写这个,在他的职责范围内,他会支持这其中一些好的建议,使得众人能达成心愿。
      如今,时不待我,却是不得不让人遗憾。
      感慨一番后,曹?再次提笔,根据众人的小结,比照衙门里现有的章程,进行添减,好使得后来人能有章可循,少走弯路。
      对于那些肯定其自身成就的属官,曹?则是核对这两年衙门里的相关纪录,情实的,挑了卓异地几个,以长官地名义写了荐书。
      就算他被降职或者罢官,也不过是为了替朝廷承担责任罢了。
      曹家在,他和硕额驸的身份未变,“势”便没有消,这举荐地分量,吏部那些老油子就要掂量掂量。
      对于那些能明确指出自身缺点不足的属官,曹?是打心里敬佩他们不为自己的庸碌辩白与掩饰的勇气。
      能够自省其身,不自以为是,也是一种德行,一种值得敬重的德行。
      曹?提起笔来,写在后边的,或是赞赏肯定之语,或是拨云见日解惑之言。
      将这些属官的文书都处理完,已经是万寿节后,曹?将文书发还给诸位,就没了下文。
      伊都立按捺不住,旁敲侧击了数次,曹?只是笑而不答。
      不过是尽了太仆寺长官的职责罢了,曹?的心里甚是轻松。
      他就是这样性子的人,面上虽是大大咧咧,心里却希望自己能做的好些。不求别人交口称赞,只求问心无愧,使人挑不出错处来。
      他却是没有留意到,这无心之举,也在为自己积攒人脉。
      “同僚”与“同年”、“同乡”一样,往后在官场上,就是相互扶持、相互依托的关系。
      曹?这边有条不紊,康熙却是不禁要气急败坏了。
      *
      乾清宫,东暖阁。
      康熙看着大学士送来的折子,面沉如水,眼里已经多了份厉色。虽说竭力克制,但他仍有心惊肉跳之感。
      两位御前奏事的大学士都是俯首不敢言,心里也都是没底。
      这“日月之变”引发的流言尚未散去,又出了长江决口之事,湖广监利等县十三处江堤冲决。
      如今才三月,水势便已经如此凶险,到了盛夏,却是不晓得会出什么纰漏。
      真真是“日月变色”、“山河动荡”,实不是好兆头,却不晓得印证在何处……
      *
      八千里外,哈密正北边境。
      烟尘弥漫,铁蹄声声,一个身材高壮地中年男子,瞧着眼前的几个寨子,脸上露出笑意,站在乌压压地队伍前面,扬起头,挥动了自己手中的蒙古刀……
      *
      新卷开头,从昨晚9点写到现在,改了又改,泪奔,今晚小九赶早,现在睡觉去,拜求票票了。

第五百三十四章 异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