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涉及很多,每一代武器的制造都是经过很多人的积累。”
“暂时根据我们的能力,只能对一个武器进行仿造,如果想要在那个基础上进行创造,那难度是非常巨大,非常耗费时间。”
“所以我建议前期还是以仿造为主,等兵工厂武器产出流水线没有问题了,再进行二次创造。”
这个建议非常中肯。
兵工厂初期都是以仿造为主,毕竟要保持前线的消耗。
肯定不会花费那个精力再进行创造。
就像是徐庄村里面总部直属的兵工厂,一直都是以仿制数量为主。
不过林逸这里非常当然不一样。
为什么要仿造武器简单?
当然是因为有现成的。
只要破解那些武器的参数就能仿造出来。
但林逸手上就有武器的参数。
“鬼子的那些武器我看不上。”
听到这话。
几个老学者面面相觑。
就在几人疑惑之时。
林逸拿出之前复刻下来的一张98k设计图,以及那张sks半自动步枪设计图。
同时开口说道。
“这两张图纸上的武器我需要你们在半年之内,全部能进行量产。”
此话一出。
包括谢图南在内的几个老学者都纷纷上前。
围着图纸都开始研究起来。
同时互相还忍不住嘀咕着。
“这两把枪……都是步枪,可这种样子没怎么见过啊?而且你看这把拉栓式步枪我还能大概明白原理,这把上面写着的点发,是什么意思?”
“等等!这把98k步枪我好想在哪见过,之前去留学在慕尼黑的好像见过这把枪?但又有些不像。”
“林营长,能不能说一下这两把枪的来路?”
谢图南忽然对着一旁林逸问。
对此。
众人目光一下子全部落在了林逸身上。
“这两把枪,一把是欧洲各国的前几年才生产出来的枪,一把是我机缘巧合的得到的图纸。”
“前者射击的精度比鬼子的三八大盖有大幅度提升,后者则不是传统的拉栓式步枪,做到了点发式,不需要拉栓就能做到连发。”
听到林逸的解释。
在场几个老学者纷纷瞪大双眼。
一把是欧洲那边生产出来的枪?
欧洲那边是什么地方?
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武器一直都是最新一代。
同时也早就做到了整体工业化,
和他们打仗的鬼子也只能算是半工业化。
两者制造出来的枪差距几乎不言而喻。
至于另外一把更加离谱。
点发式射击!
其实各国研究人员也考虑过能不能把步枪制造的像机枪一样,能够让步枪结合机枪的火力,还能有步枪的机动性。
可做出的研究一一都以失败而告终。
实在是相比于机枪,步枪构造需要更加精密。
要想做到连发根本不可能。
而现在。
面前这个图纸竟然用各种详细的参数标记出来,这些都在向他们证明每一步点发式步枪是可行了。
这一刻。
在场几个老学者别提有多激动了。
他们留学时候学的就是看图纸,制造方面也是看图纸制造武器。
至于画图纸方面会有专门的人员去研究,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可是回国后。
他们根本没有图纸可以看。
只能想办法破解现成武器的参数,从而推导出来图纸。
再根据图纸制造武器。
这就相当于是多了一个过程。
其中艰辛无法言说。
在场几个老学者纷纷开口。
“太好了!这两种武器制造出来对我们炎黄抗日有巨大帮助!”
“以后在步枪方面,我们可以超越鬼子的火力一大截!”
“林营长您放心!有了这两张图纸,我们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在半年内把武器搞出来!”
“对!我们一定把武器搞出来!”
谢图南和几个老学者当场表态。
对此。
林逸点点头。
“接下来一段时间,你们就先研究图纸,生活方面我保证你们家人和你们衣食无忧。”
“好。”
“谢谢林营长。”
……
第49章 高筑墙,广积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