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制作水泥也逃不过石灰这一环,刨除工艺,普通石灰就是将石灰岩与木材分层铺放,再引火燔烧七天即可得到。
在《天工开物》这本著作中有提到另一种石灰材料,那就是蜃灰,不过蜃灰是用海中的牡蛎煅烧而成,因而在沿海地带用的比较多。
第二天,秦悠悠兴致勃勃的拉着慕容怀瑾去了附近村庄的石灰窑。
已是深秋,但石灰窑的匠人们都大喇喇的敞着膀子,头上扎着藏青色头巾,一身大汗淋漓。
还没走近就能听到窑洞里传来匠人用铁锤敲砸的叮咚声,抬眼一望,窑洞烟囱里升腾起白色的烟雾,绵绵不绝。
两人并肩走进窑洞,路边整齐堆放着刚刚开采出来的石灰岩,用竹编的大背篓装着。
两人皆是一身浅色衣袍,在这昏天黑地的土窑里显得尤其格格不入,很快,一个穿着纯黑短打的男子把二人引到主事面前。
慕容怀瑾和窑洞的主事说明来意后,主事便带着两人去了窑洞旁边的院子。
石灰矿在古代很常见,秦悠悠很快签下单子,从主事那里以极低廉的价格购入了大批石灰岩。
而后便是制备其他生料和熟料的煅烧,秦悠悠向石灰窑的主事借了地盘和工具,又开了工钱聘请匠人们按照步骤进行加工。
两人前前后后忙活了将近半个月时间,耗费了近百两,窑洞的大火烧了七天七夜,伴随着窑洞清晨开窑的锣声,第一批水泥也顺利做了出来。
秦悠悠向林声借了马车,和慕容怀瑾一起,将水泥和砖瓦一车车的运往郊外平安村。
最繁琐的材料准备阶段已经过去,秦悠悠简单示范了如何标准砌墙,便放手让村民们上手试试。
几十人的大队伍,合力搭建村头的一间小房子,拢共花了三四天的时间才建造出来。
好在保暖又结实,村民们排着队进屋子体验了一回,瞬间惊为天人,纷纷用材料动手将自己的茅草屋改建成水泥房。
也不知道蓝成同从哪里打听到的消息,恰好钱庄每月开始有流水盈利,他手里攒了一些闲钱正想添置别庄,便缠着秦悠悠询问水泥的制作流程。
秦悠悠无心隐瞒,也就大大方方的把怎样制砖,水泥怎样配比通通告诉了他。
谁知蓝成同动作神速,小半个月的功夫就把水泥房屋推广到了全县。
彼时平乐县的灾情基本已经控制住,百姓解决了吃饭问题,对于房屋的追求也顺应提高。
更何况秦悠悠公布的水泥配方所用到的石灰岩,黏土和沙砾等材料,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刨开烧制有些麻烦,还有砖瓦的问题,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
石灰窑的主事也是个会来事的,从百姓的抱怨里嗅到了门路,把窑洞里空闲的盖砖房给租赁出去。
好像就在一夕之间,比城墙还结实的水泥房屋就在平乐县开始风靡。
这结果是秦悠悠始料未及的,她看着蓝成同积极的奔走于各户人家传授指导技巧,每天整个人都是灰扑扑的,便向慕容怀瑾吐槽他像个包工头,不料一下被正主抓包。
在得知包工头的意思之后,蓝成同不以为耻反以
第八十九章:风靡一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