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手稿是袁天罡的,医书就显得很是平凡了。
      并不是什么医学大家的,更不是传说中的青囊书。
      这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太医令自我总结的医书。
      虽然太医令已经并不普通了,但是相比张仲景,扁鹊,华佗之流,倒也的确差了一些。
      但是,能够做到太医令这个位置,医术绝对是过硬的。
      毕竟,太医这个职业看起来风光无限,但是危险程度可是相当的大的。
      在外面,医生是被人敬着的。就算是有什么矛盾,一般也是医生占据上风。
      但是在皇宫之中,就完全颠倒了过来。
      太医只是服务皇家的医生,办好了,是职责所在,看上面人的心情打赏。
      而一旦看不好,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恐怕距离黄泉路就不远了。
      所以,这里基本上没有什么混日子的人。
      因为这种人,几乎活不过三集。
      太医令是太医院的最高官员,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不敢说他的医术是最好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医术绝对不差。
      所以,他一生总结的医书,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了。
      尤其是其中一些秘方,更是价值连城。
      这一点,从现在那些药,比如云南白药,六味地黄丸等等,就可见一斑。
      可惜,这本医书之中,并没有类似的秘方。
      不过,这也正常,如果有,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落在欧歌手中,要么秘而不宣,要么早就拿去兑现了。
      不过,即便如此,医书中记载的东西,对欧歌医术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
      尤其是其中病例的一块儿,这是欧歌最欠缺的一点。
      将医书大致看了看,总算是将十八件古董完整的梳理了一番。
      欧歌的目光重新在心经,铜镜,宣德炉,玉猪龙,紫砂壶,桃木剑,桃符,飞白体,板桥体,扇子,落叶图,手稿,医书,拓本,山水情,龙泉剑,端砚,人骨念珠上扫过。
      接下来,对他而言,需要考虑的便是,他应该最先参悟哪一样古董。
      而参悟的古董,首先需要考虑便是合适不合适。
      其次,还有容易与否的问题。
      先说后者,虽然这些古董似乎在辅助参悟神文方面,很有奇效。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种都能参悟出来。
      而且,参悟出来的时间,肯定也有先后顺序。
      如果耽搁的时间太久了,就会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而如何挑选更适合的古董,其实很简单。
      就看古董的主人,以及作品本身,还有保存程度。
      古董主人就不说了,王羲之的字和郑板桥的字,如何选择,不言而喻。
      作品,如果是代表作,肯定比普通随手写下的作品要好。
      保存程度就更不用说了,如果保存完好,里面的意志肯定更加的浓郁。
      如果保存不好,那么就算是王羲之的兰亭序,恐怕也未必有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来得好。
      不过,这些都还在其次,最关键的还是要首先考虑好,欧歌最需要什么。
      他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泥丸宫能够融入多少神文,但是大致还是有一个感应。
      那就是日游境界,自己能够融入的神文,应该不超过十枚。
      而且,这还是只少不多。
      还要看领悟的神文如何。
   &

第381章 最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