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翻开书页,几个大字赫然呈现在了欧歌面前。
这书籍和以前他上小学的时候一样,为了更好的保护书页,所以,在外壳上包裹了一层封面。
这书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纸张完全不能和现代的相比。
虽然看得出主人保护得很好,却也泛黄,甚至发黑,有虫蛀的现象。
至于说书籍之中不是有文气,有意志力量吗?
泛黄,发黑也就算了,权当时间的消磨。
怎么还会出现虫蛀的现象?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本方世界,到底不是超凡世界。
即便是古代,也不是修行的时代,不然始皇帝为什么要出海寻找长生的法门?
所以,虽然有文气,有意志力,却根本不能道法显圣。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东西根本就不存在。
也就可能感觉字迹给人一种写得很好,能让人静下心来的感觉。
只有落在薛蟠这种修行之人手中,此物才不算明珠暗投。
这是一本佛经,也是欧歌最熟悉的佛经了。
佛经有很多,什么金刚经,地藏本愿经,楞严经,法华经,还有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等。
不过,其他的佛经,欧歌只是听说过名字,只有这心经,欧歌还会背诵。
这就和道经一样,什么南华经,清静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等等。
但是他唯一熟悉的也就只有老子道德经了。
不过,道德经有五千字,心经却只有几百字。
我们经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便是出自于此。
单单是看到这名字,欧歌便感觉一股佛意盎然。
再看作者,佛印!
这个名字,他也不陌生。
脑海之中立刻就想到了一句曾经背诵过的文章。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当然,欧歌之所以知道佛印,更多的还是因为苏东坡。
他们之间的故事很多,最有名的便是,心中有什么,眼中看到的便是什么。
传说有一次,苏东坡和佛印在一起闲聊,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佛。
然后反问道,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却是揶揄道,像一堆粪。
佛印听了,笑了笑,也不生气。
但是苏东坡却很高兴,觉得自己赢了佛印。
回到家,还很高兴的和苏小妹分享,可惜,小妹听了之后,却怜悯的看了他一眼,说,禅师的心中有佛,所以才看你如佛;你心中有粪,所以才视禅师为粪。
佛印虽然是因为苏东坡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
但其实他本身,就非常了不得。
不但是得道高僧,而且文采斐然。
这也正常,所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能够和苏东坡这种大文豪交往的人,岂是泛泛之辈。
更何况,自古以来,都说什么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
所以,佛印不只是佛门高僧,也精通儒家经典,他的书法虽然比不上黄庭坚这个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第371章 佛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