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听完朱棣的描述,朱标不由得露出对朱棣的欣赏:“四弟,大哥是真佩服你做出这么多的丰功伟绩,你还能为大明打下如此多的疆土。你要是换大哥,大哥是绝对不敢做这样的决定的。”
“父皇,要不这个皇位,您就传给老四吧。”
“不可。”
“不可。”
两声不可,分别来自朱元璋和林逸。
朱元璋瞧了林逸一眼:“大明实行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咱早早确定你的太子之位,目的也不是不让江山出乱子。要是一个藩王认为自己有能力就能坐上皇位,这个天下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呢!”
“虽然老四的丰功伟绩很多,但其中的隐患恐怕也不小吧。老四,你连年征战,恐怕大明的国力,也被你损耗的差不多了吧。”
朱元璋一眼就看见了这么做的缺陷,虽然有些抠门的本性在里面,但他第一时间想到的隐患便是这个。
朱棣有些惭愧的点了点头。
“爹说的没错,大明的损耗的确很严重。但经过林后生的指点,我也已经开始再改了,等把边境隐患解决的差不多了,儿臣便休养生息,与民更始!”
朱元璋这才点了点头,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标儿,咱也不要求你建功立业,把大明的疆土扩大多少。咱就要你好好的发展大明,让大明的国库充盈,让百姓们不用再忍饥挨饿!”
“爹,您放心,为了天下百姓,儿臣自当尽心竭力!”
朱标也明白了朱元璋的劳苦用心,郑重道。
“爹,后生带来的那些种子,儿臣已经命人种下了一部分,您这边也尽快开始吧,圣旨下的越早,对大明百姓越有利。”
“还有那些政策之类的,您和大哥这几日受受累,多了解了解吧。”
朱标苦笑不得:“四弟,你明知道大哥很忙,你还给大哥找了一堆的活。你让大哥说你什么好?”
朱棣笑了笑。
随后眼神里充满了伤感,起身道:“爹,娘,大哥,儿子很开心,能再见到你们。多少年了,儿子已经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像今天一样开心了。这次一别,恐怕以后也没有再见的机会了。”
“老四,你这就要走吗?”
“小四,娘还没跟你好好说几句,你怎么就要走啊?”
“四弟,大哥还有很多也想跟你说,你怎么……”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也同样不舍道。
“永乐一朝那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我就不多留了。爹,您也不用担心永乐一朝会消失,后生说过,两个王朝的命运是平行的,并不会因为做出了某个决定便影响了另一个王朝。”
“娘,您能平安,儿子就放心了。后生往桌子上放了几支药剂,算是儿子对您们的一片孝心了。”
“大哥,虽然弟弟很敬重你,但我也想和你比一比,看看谁的大明,发展的会更好。”
朱标见朱棣有如此雄心壮志,不禁莞尔一笑:“好,这个挑战,大哥接了!”
朱元璋看这两个孩子这般“胡闹”,也没有说什么,标儿还是太安稳了,有老四刺激刺激,也不是坏事。
到最后,朱棣还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脑瓜:“大侄子,好好努力,将来你当了皇上,可要对叔叔们好一点。要知道,四叔是最疼你的了。”
朱雄英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交代了完了一切,朱棣刚准备想走,却被朱元璋拦了下来。
这圣旨还没写呢,老四这一趟不就白来了吗?
连忙让人拿了圣旨过来,朱元璋笔走龙蛇,飞快写下了两份圣旨,并同时盖上了玉玺大印!
“老四,拿着,这是你应得的,也是爹唯一能帮你做的了。”
朱棣接过圣旨,带着一家人,恭恭敬敬向朱元璋磕了九个响头。
他们一家,终于不用背上造反的名号了!!
林逸也替他们开心,打了个响指,便离开了洪武一朝。
第23章 返回永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