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再我问你答。还没题数限制!王洋洋可着劲想让我出臭吧,一直喋喋不休地几乎问完了所有的问题,才不忿地走了。
等她离开,一直在后面看着的陆尚花拉着我出了教室。到了小树林墙根处,问我:“这下你明白我上次说的是谁了吧?”她就是瞧不起我能当上班长的人吧?我看她这是嫉妒!
我答:“明白了。我那天就想到可能是她了。我跟她一个小学的,她是什么样的人,我比你还清楚。”
小花担心地问:“她针对你,不是很麻烦?”
“怕她干什么?她又能拿我怎么样?我正嫌对手太弱呢!她来挑战我,我正巴不得呢!”
“哈哈,你倒是有信心。好吧,你小心点,别真被她打趴了。”
“就算输个几次也无所谓。我们比的是小组总分。我一个人,她赢不了几分。真要是输多了,我还可以发动我们小组的人,都去挑战她的小组!看她还敢得意!”
“你呀!就不怕过火吗?到时侯你们小组要是输了,真去扫小操场的话,我看丢脸的就是你了。”
“哈,你倒是提醒我了。我是班长啊!我可以先把各个小组的分数算出来!看情况再说。呵呵!跟我斗,我还真不怕她能翻出花来。”
晚读课是语文。因为徐老师请假了。陈老师并没有让我们晚读,而是引导我们仿照第一课的归纳总结,不停地围绕《济南的冬天》提出问题,查资料,分析答案,学会如何做才能学好现代文。他不再具体讲解了,只负责判断我们的提问有没有意义,有没有提出来的必要。有,就让我们记在课堂笔记上。没有,就让提出问题的同学给大家讲一下他(她)为什么会提这个问题,和大家共享下答案及答案分析。
经过一个个提问及分析,我逐步理清了思路。字词句章,这还真是语文的纲。无论同学们提出了什么问题,陈老师第一步就是用教鞭点点这四个字中的某个字,给提问定性。
看似杂乱的提问,分门别类的记下来,再按课文内容理一理先后顺序,就变得脉络分明起来。
陈老师最后又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每个小组成员要熟悉自己那本资料,和同学交换看的时侯,可以相互提醒重点、难点,可以节约彼此的时间。
合作,才能共同进步。而共同进步,又会节约大量老师讲解的时间,进而有时间带领我们去攻克疑点难点。
“水涨才能船高。”陈老师总结。
第三十四章 王洋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