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最后,我们第5小组胜,得20分;第7小组负,得40分。
这个分数是不是很奇怪?哈哈,一点都不奇怪。用陈老师的原话,就是:“你们千万不要争着抢着去扫地呀!这会让我很为难,不让你们去扫地,你们肯定跟我急!”
所以本来的减分变成加分了。把被动变成了主动。
陈老师说得再搞笑,也改变不了扫地的辛苦。一周呀!陈功和崔浩阳每天活动课扫小操场,课间在小操场上捡别的同学扔的垃圾。辛苦就不说了,多少人看着?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谁也不想抢走下一周打扫小操场的任务。那个第一拿了烫手!
不过每次比赛老师都提前一两天让我们准备。说起来很好听,除了日记几乎没有书面作业。这让别的初一年级的同学很羡慕,因为他们每天都有很多作业。可我们的辛苦一点不比他们少。仅仅是不动笔而已。何况还有日记。要不是允许我们摘抄,每天都绞尽脑汁写日记,只怕比他们更累。
很快,比赛分数就到了我手中。我把这些分数都装在一个纸袋子中。
最后,陈老师要求我们尽快把默写比完。有时间(主要是中午及活动课)两个对手就比一比,每天至少一次。比一次,说不定就为本组挣得十分。至少一次,那就肯定只有一次!你忘了比?作为对手的两人都加二十分。这要是来个几次,两个小组都得去扫地。拖着,一天比一点点?比一次十分啊,多来个几次,不就几十分?一次比完多好?能完成谁愿意拖着。全篇累计达十分,不通过啊!通过的还得跟没通过的继续比下去!你还得催着对手快完成,不要天天找他比默写。对手这时侯就成了催工了。
陈老师的风格呢?我已不研究了。那就是一个字——变。
第十四章 陈翔之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