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2章 夜话,出海[2/2页]

快送小师弟下山 金牌速效救心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说的,跟书里那些土匪占山为王一样,吕忘摸着下巴,“听你的意思,这天下十二州,全都是这样互相打出来的?”
      “差不多吧,反正你想啊,盛朝亡了以后,为什么天下乱成这一块一块的,还不就是大家谁都不服谁,要是有个人能跟太宗一样,这天下能这样?”,徐华摊了摊手。
      嗯,这话在理,吕忘点了点头,根据书里的记载,但凡王朝有更替,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出现,快刀斩乱麻,那天下就会陷入无止尽的争斗,这个时间可长可短。
      歧朝之后,就是几百年的乱朝时期,直到始帝出现,摧枯拉朽一般,不到十年的时间,不仅天下一统,连以前留下的什么邪术、祭鬼这种东西,全都消灭了,之后始朝结束,赤帝的出现也是,很快就完成了兴替。
      倒是赤帝的后人,守不住天下就算了,最后搞到了鼎朝,之后晋朝结束,又是一两百年的分朝,现在盛朝不在了,不知道这天下,到底还要多久才能真正的太平下来。
      “也就是说,现在的天下,不是因为十二州的统治者不想打,是因为大家都不够实力,是这个意思吗?”
      “啊,我想想,好像是这样,反正以前园子里的老头是这么说的,他说要是西北的议潮公晚生一百年,天下应该就太平了”,仰头想了想,徐华回答道。
      议潮公,这个名字怎么没听过,吕忘在脑海中,把自己的所学粗略的过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个人的信息,“这个议潮公是谁?”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我是听人说的,我又没在西北呆过,要不是小道爷你那板车,我这辈子都没离开过流波镇方圆百里。”
      这真是一个令人绝望的消息,说事说一半,剩下一半不说,不是在吊你胃口,而是他真就啥也不知道,“算了,你接着说流民那档子事吧”,吕忘无奈的揉了揉眉心。
      “啊好”,徐华又清了清嗓子,“要说现今的观潮王啊,别的咱不清楚,就有一点,他当上王以后,咱们扬州,就开始到处修道观跟书院,这些地方吧,怎么说呢...”
      “唉,流波镇的道士你也见过,他们不用种田,也不用上税,修道观跟书院,占地不说,还要征徭役,你说说,能没有流民吗?”,徐华义愤填膺的挥了挥拳头,“哦对,还有修衙门,我们园子不就是这样没的。”
      原来是这样啊,吕忘低下头,看着地上的蜡烛,思绪跟着跳动的火焰一起,上下翻动,那自己当年,是不是就因为家里被征了地,或者被征了徭役,才成了难民,最后在逃难的队伍里被人抛下的?
      “好在这道观啊,书院啊,建成了以后,不用再建一遍,而且最奇怪的是什么呢,就是有道观的地方,就没有书院,建了书院的地方,就没有道观。”
      “这不对啊,我进出罗城好多次了,为什么没有看见书院,也没有看见道观”,吕忘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
      “不可能啊,以前都是按这个规矩来的呀,是不是这里的道观或者书院,太小了,或者说太隐蔽了,小道爷你没发现”,这把徐华整不会了,季道长以前就说过的,想读书就得去外面,,不然瘸子不会那么执意要离开的。
      怎么可能,我在城里加起来,闲逛了起码两遍,有没有道观自己能看不出来吗,倒是书院,赵灿说过,他是什么乐天书院的,还有那城主的儿子,好像也是个儒门的人,难道真是自己漏过了什么?
      可惜眼下不太好再去找赵灿,过两天去城里,探听探听吧,“先不管这个了,你继续说。”
      “好嘞,这大兴土木差不多两三年吧,反正扬州也不算大,折腾完了也就结束了,之后虽说不比以前,好歹算是安稳了,起码不会有什么打打杀杀的事,但是十来年前,就又出乱子了。”
      “什么乱子?”,吕忘有点紧张,或许这跟自己的身世,能有些关联。
      “嗯...,大概是十二三年前吧,当时听说有好多外来人进了扬州,我们也是听往来的商人说的,说是什么和尚啊、道士啊,还有好多背着剑的,拿着书的,反正形形色色的人吧。”
      背着剑的,哦?难道说是剑客,吕忘下意识的瞄了一眼书箱,随即想到了自己只有一个剑柄,对不起,打扰了。
      “听说这些人,全都到了泉城,又是买船又是买物资,像是准备出海去,好多商人都靠着他们,赚了一大笔”,说着徐华就又有些伤感,瘸子也是那会离开的,不知道这书呆子是不是去了泉州。
      “差不多就在那时候吧,忽然就又多出来好多难民,不少人都说就是这些人干的,但是我想着吧,你说这些人都肯花钱去买东西,应该不可能去抢人家的钱地吧,再说这么些人进扬州,观潮王能不知道?”
      “那可不一定”,吕忘在徐华疑惑的眼神中,站了起来,拿手拨弄着蜡烛,上行下效,不是吗?如同罗松城收购三叶青一样,难道就没有人为了讨好那些出海者,对底下的小民动手吗?

第62章 夜话,出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