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盘查比上午严了一些,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二师兄办的户籍虽然除了大印,其余的信息都有水分,但是应付城门盘查还是轻轻松松。
进城以后,吕忘也没做什么特别的准备,随便找几个人就问起赵灿来,依照他的想法,这个人动不动就跟人起口角,还动手,城里应该很多人都认识才对。
果然,问了五个人,三个都认识赵灿,只是一听吕忘要打听他的住处,都表示我不知道,你别问我,然后就跟避瘟神一样跑开了。
这事弄的,吕忘站在街上,很是无奈,这大哥不会名声这么臭吧,问个路都问不到,不应该啊,中午那会,他还说自己有个做药材生意的朋友呢,人缘应该还是有的呀。
就在他发愁的时候,街面上忽然嘈杂了起来,旁边的摊贩慌张不已,三两下把摊子收好,扭头就跑,街上的门面里,各家都开始上门板了,这不会就要封街了吧,吕忘赶紧往街上的店铺里跑去。
刚才他已经看见了,这些关门的店铺,并没有往外面赶人,不少铺子里,都还有客人,这时候也管不了其他的了,先躲进去再说。
等到吕忘跑进了一家卖布的店里,才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店里就那么两三个客人,等老板关上了门,大家竟然集体跑到了窗户边,透过缝隙往外面看了起来,边看还边聊起了天,看样子好像很有经验吗,丝毫不见慌乱。
“诸位,这外面是出什么事了?”,作为一个刚到罗城的新人,吕忘有点好奇这些人,为何如此淡定。
其中一个客人转头看了他一眼,“你不是罗城人吧?”
“是,我今天刚到罗城,刚准备进城买点东西来着。”
“那难怪了”,不止刚才转头的客人,连老板也搭了一句嘴,接下来,几个土生土长的罗城人,你一言我一语,给吕忘解释起了外面的事。
本来罗城这里,跟其他城镇也没什么大的区别,平日里也就是那样,吃饭睡觉做事,变化来自于两件事,其一就是十来年前忽然变热,让罗城这里多了不少生意人,不管是卖消暑的玩意,还是来买房的都有。
为什么会挑这里买房呢,原因很简单,这里夏天变得更热,冬天也更暖和了呀,有些颇有家财的商人,就在这买了套小院子什么的,冬天就在这住上一两个月,反正冬天大雪,也做不成什么大生意。
其二就是城主罗松城是个读书人,据说交游很是广阔,在他上任之后,下了一个规定,只要是儒门的弟子,来罗城定居都白送一套房子,不少并不富裕的读书人,纷纷慕名而来,好歹罗城是个城池,比一般地界还是要安全些。
然后在这些人的宣传下,他们的亲朋好友,又来了不少人,城里人多了,城外的庄子跟种地的,也跟着变多了,就这样原本不甚热闹的罗城,几年之间人口涨了快两成,人一多,事就来了。
三年前开始,这城外就盛传有土匪,毕竟城里多了很多有钱人,从那时候开始,城里时不时就有骑兵外出剿匪,差不多也就半年的功夫,匪患就平定了,罗城的骑兵从此声名在外,匪患平了之后不但没休养生息,还经常去周围的城镇帮忙,解决一些武力事件什么的。
对于他们这种原住民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不就是封个路,好让骑兵出城嘛,又不什么大事,搁在三年前,差不多每隔几天就要封一次,今年这大半年了,也就封了这一回。
难怪了,吕忘摆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敢情是见多了,怪不得茶摊老板说可能要封路,看来还是阅历不够啊,转念又一想,那要是这样说,等流波镇的事发了,是不是也得从罗城派人去,到时候自己这灯下黑,是不是反而挺安全。
还没等他再多想下去,外面就响起了一阵阵马蹄声响,吕忘跟着大家一起往外看,一队人马井然有序,骑兵身上都穿着甲胄,配上清一色的高头大马,很是养眼,这就让吕忘心头一酸,怎么自己拉车的那匹马,就没有这些马英俊神武呢。
就在这些骑兵往城外进发的时候,一个人忽然出现在路边,指着这些骑兵就破口大骂起来,窗户边的吕忘目瞪口呆,不是惊讶这个人有多大胆,而是因为,这人不是赵灿吗,原来这个人这么猛的,不止骂城主,连他手下都不放过。
看见了吕忘脸上的精彩神情,布店老板笑呵呵的说了起来,“怎么样?开眼了吧,我告诉你,这人是在我们这可是出了名的,从上到下,只要是跟城主沾边的人,他都要骂,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一视同仁。”
“那他还能活到现在?”,吕忘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感觉自己的离火,越飘越远了。
“所以说你一个外地的,不懂咱们这的规矩”,布店老板带着一丝怪笑,“这小子叫赵灿,城主跟他家,有师徒情谊,随他骂,不会有事的。”
“他是城主的徒弟?”,吕忘感觉自己,受到了第二次冲击。
“哎呀老板你这话说的就不清楚,来来来,小子,你听我跟你说啊”,一个客人接过了话茬,“这赵灿,可算是名士之后,他家里有个祖上叫赵嘏,他爷爷据说是个什么书院的先生,以前罗城主求学的时候,就拜在他爷爷门下,懂了吧?”
第42章 祖上有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