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到了村办厂。
      由于是个小厂子,管理人员还比较少,两人见到了厂长。
      听了她们的来意,厂长说:
      “你们这个拿货量太少了,我不能给批发价的。”
      是的,楚夏也知道这个问题。
      她把钱都花在了布头和毛线头上,只剩了一百一十块钱进其他的。
      她怕有人跟风之后,布头和毛线头必定会涨价,更甚至于不卖给她们,所以要尽可能囤积这些。
      楚夏点点头,诚恳地说道:
      “厂长,我知道我们进货量少,我们现在是试卖,后续销量好肯定要多进的。”
      厂长沉吟了一下。
      楚夏继续发力。
      “我看您这里的质量,并不比国营厂的差,但是把货铺进百货大楼也比较困难。何不把进货量放松一下,那些小商贩小卖店,都是您的潜在客户啊!”
      厂长第一次听到“潜在客户”这个词。
      他认同这个说法,他们小厂子本来就跟大厂子比不了,他也许应该改变一下做法。
      “行,这一次的货就给你们批发价,下一次这么少的量,可就不是这个价了。”
      厂长打算试试看,以后第一次客户少量进货也可以用批发价。
      楚夏一共进了一百一十块钱的货:十包头绳和八十板发夹。
      头绳三块钱一包,里面有一百根。发夹一块钱一板,有十个。
      出了厂子,谢红梅惊奇地上下打量着楚夏。
      “你这些都是从哪学来的?恐怕我们学校经济学的学生都没你厉害!”
      楚夏心想,你们学校的学生肯定是比她厉害的。
      她不过是占了后世信息大爆炸的便宜,什么都懂一点,但又不深。
      楚夏眼睛一挑,扬着脑袋故意说道:“你就当我天赋异禀吧!”
      一听就是敷衍之词,谢红梅狠狠的揉了下她的脑袋。
      “走,回家,我想吃饼了!”
      ……
      原材料进齐了,现在就是要找工人。
      通过谢红梅也能找,但不如直接找街道办的王阿姨。
      现在本来就有从街道办领活回家做的,比如糊纸盒。
      找王阿姨,一方面卖她一个人情,另一方面对于领活的人是一个震慑。
      楚夏抓紧时间,做了一些样品。
      带图案的布料少,她就把颜色深的纯色布,剪成条和浅色的拼接在一起。
      大一些的布料留下,还可以做成带蝴蝶结和飘带的发圈。
      毛线发夹,她做了几个图案。
      小花太阳小鱼水果什么的,每个图案还有不同的颜色。
      谢红梅看到了成品,立刻爱不释手,对她们的生意多了很多信心。
      她们找到了王阿姨,说明了情况。
      王阿姨很乐意做这件事,这是她手里权力的体现。
      发圈手工费三分钱一个,线自备。
      发夹是六分钱一个。
      解决了工人的问题,还要找销售。
      楚夏是要打一场快仗。
      趁着市面上模仿的没有出来,边做边卖,再用钱去进原料,如此的循环。
      在仿品出来前挣一波就收手。
      如此一来,最好能再找两个销售。
      谢红梅帮着找了两个人,郑小兰和崔建东。

第8章 我看起来很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