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觉派小说[2/2页]

民国大文豪 薪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在西方文坛,这种写法叫做意识流。
      在日本,意识流加上日本特有的唯美主义就成了新感觉派。
      中国作家则力图兼容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了现实主义的轨道”,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感觉派”小说。
      林子轩对意识流一点都不陌生,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芙就是意识流的代表作家。
      两人在信件中交流了这种写作方法。
      意识流的故事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
      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紧密的逻辑联系。
      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
      公认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有普鲁斯特的、乔伊斯的、伍尔芙的、福克纳的等。
      川端康城虽然是新感觉派的发起者和中心人物,但他并不坚持一定要用这种写作方法。
      比如,他的代表作,就回归到了日本古典文学的创作上来,
      在日本古典文学中,“物哀”是整个日本传统文学的美学准则。
      他们认为“在人的种种感情上,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也就是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最深的”。
      所以,日本文学总是在“唯美”和“物哀”这两大主题上打转。
      这篇小说中充满了失意、孤独、感伤等悲哀的感情,结局也具有一定的悲剧色彩,可以说达到了“唯美”和“物哀”的极高境界。
      当然,也体现了新感觉派小说的特色,还掺杂着日本的禅意和虚无主义。
      林子轩并不太理解这种刻意追求的唯美和哀伤,他觉得有些过于矫情了。
      但这毕竟是一部世界级的小说,只能说他的文学鉴赏水平还没有达到那种高度,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会不懂装懂。
      好在抄袭小说不需要真的理解,只要逐字逐句的写下来就好了。
      不到八万字,半个月就写完了,林子轩需要考虑起一个日本的笔名。
      他想起后世的一位日本作家,每年诺贝尔文学奖即将揭晓的时候都会被人提起,而且此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赔率极高。
      可惜,他一直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常年陪跑,堪称最悲壮的入围者。
      和一直冲击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小李可谓是同病相怜,据说小李又要冲击奥斯卡了,不过林子轩是看不到了。
      这个人叫做村上春术。
      林子轩把这个名字写到了作者的位置,然后把稿子交给平禁亚,让他找一位精通日语的人翻译出来。
      他会把这本书出版,和漫画版放在内山书店里寄售,看看日本人的反应。
      a
      a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感觉派小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