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 开讲啦![2/2页]

民国大文豪 薪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林子轩可以用笔名把它们写出来出版成书,看看市场反应,却不能拿到讲台上去讲。
      在这个时代,课堂是很神圣的地方,教师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最后,只能选择了。
      红学可是一门大学问,按照后世的划分,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从清代乾嘉年间至1921年,称为“旧红学”时期。
      从1921年到1954年,称为“新红学”时期。
      1954年批判研究中的资产阶级思想,进入“当代红学”时期。
      其中又分为各种派别,混乱之极。
      大概分为评论派、考证派、索隐派、创作派四大学派。
      各派又细化为若干分支,主要包括题咏、评点、鉴赏、百科、批评、曹学、版本学、本事学、脂学、探佚学等等。
      民国时期,确切的说是1921年是旧红学和新红学的分界点。
      因为在这一年胡拾发表了一书,开创了红学研究的新时代,胡拾也成了新红学的开山祖师。
      胡拾根据小说本身以及同时代或稍后的清人笔记、年谱、传记、诗文等材料,考证出的作者是曹雪芹。
      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孙,是曹雪芹的“自传”,后四十回是高鹗续补等题目。
      从此以后,曹雪芹被绝大多数红学家公认为是的作者。
      曹雪芹是的作者在后世是公认的事实,但在1921之前,的作者尚无定论,很多学者甚至认为的作者是清朝王府的某位贝勒或者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
      胡拾之所以研究纯熟偶然。
      因为新文学和白话文的推广,在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
      于是,各家书局开始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来印书。
      由于不少古典名著都需要用标点符号来断句和分段,需要较为专业的文学学识,很多学者参与到校订的工作中来,其中就包括胡拾和陈独绣。
      在这些新标点本小说中,以的出版最费周折,这是因为该书篇幅大,成本高,且版本较多,情况复杂。
      在校订完成之后,书局请胡拾给新版本的写序文。
      胡拾为了写好这个序文,才开始认真研究,翻阅了各种文献资料,反复推敲,用考据的方法弄清楚了曹雪芹的来历和曹家家世的来龙去脉。
      从而认定了曹雪芹才是的作者。
      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北大,校长蔡元赔是旧红学的领军人物,索引派的代表,并在1917年9月出版了一书。
      胡拾的绝对是对旧红学的打脸之作。
      这个考证一出,把旧红学索引派全部打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不过蔡元赔并没有恼火,反而积极帮助胡拾寻找文献资料,来证明胡拾的考证有理有据。
      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学者,这才是大家风范。
      a
      a

第八十五章 开讲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