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年后[2/2页]

重生校花凶猛 云空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这些小事不值得一提,对于柳若依来说,这笔买卖的利润之大也是当初没有想到的。
      因为她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楚洛还会利用资金使用时间差去进一步收购其他矿业公司。
      从这一点来说,楚洛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经营人才,给他一个机会,他就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柳若依投入的5o多亿美元,到2oo7俩差不多收获了15o亿美元现金和留下价值5oo多亿美元的股份,这笔买卖外部很多人自然也不知道。
      对于套现的这笔钱,柳若依作为风投基金放到了极光风投旗下,开始进一步对美国和国内新一批冒头的互联网公司进行投资。
      经过多年的经营,现在的极光风投已经成为香江最大的一家风投基金,旗下管理的资产加上这一波投入后,也就突破了5oo亿美元!
      加上永祥银行现在管理过万亿港币的总资产,过5oo多处亚洲各大城市的网点,柳若依在香江金融女王的地位其实已经牢不可破。
      尽管现在很多人没有弄明白在极光风投,基石投资和永祥银行旗下很多基金中,其实就是柳若依自己的资本。
      但是只凭着柳若依可以牢牢控制着这三家香江的金融巨鳄,柳若依就值得金融女王的这个称号。
      相比之下,全身心在极光传媒身上的赵少东显得就要弱一些,虽然说凭借极光传媒过百亿营收,成功越华人圈所有民营娱乐公司成就娱乐圈之王的称号。
      但是坑爹极光院线现在资产在暴增,营收同投入资本相比却仍然不值一提,尽管增收的度已经足够惊艳。
      极光院线庞大的资本支出现在仍然得靠母公司输血来养活大量的资本本息开支。
      这也压制着极光传媒的股价在千亿港币后开始摇摆不定,账面上体现出来的净资产对于香江投资者来说都是虚的,现金流不行,极光传媒的股价就不会大的作为。
      不过极光院线还是真正完成了柳若依当初建成1ooo家顶级电影院的承诺!
      如今凭借三分之一的银幕数,却占据了将近四成内地院线收入。
      设施跟上了世界一流放映水准的极光院线,无一例外都是当地最好的电影场所,连服务员都是着装统一,服务周到的专业化队伍。
      所以尽管极光院线的电影票价要比别家稍微贵一点点,很多人还是愿意选择来极光看电影。
      何况这里还有丰富的周边购物区和各种休闲食品购买区,将大家等待消磨时间的去处都考虑好了。
      最新开通的网上购票系统,更是让大家可以在家里从容购买好电影票,然后掐着点儿来看。
      不过即便这样,极光院线票房收入也就是堪堪12亿多,加上周边和休闲食品销售才勉强过2o亿人民币,虽然说也是为极光传媒贡献了五分之一的营收。
      只是考虑到每年数十亿的资本支出摊销,暂时这块还是入不敷出的利润黑洞,甚至拖累整个集团的利润表现。
      如果不是atv表现异常抢眼,营收突破5o亿之多,极光传媒整个利润情况还真是非常堪忧。
      合作期限已经到了的琼海卫视,贡献了2o亿左右营收后,随着楚家人离开琼海,接下来的合作就很难说了。
      好在《级女声》还没有被做烂,经过几年展后进入平稳期,也能稳稳贡献将近1o亿营收,琼海卫视这边不珍惜,换个地方台一样可以。
      现在这个根本就是节目有知名度,电视台反而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渠道。
      如果按照柳若依的想法,这个节目最好是换一个卫视台试试,也让琼海卫视这样的电视台明白离了《级女声》这种i他们的综艺什么都不是,让后面接盘的电视台也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这样后面合作就方便多了。
      到处开花的电视卫星接收器在亚洲区普及,已经为atv渗透入内地奠定了极好的基础,如果不是怕刺激到内地某些人的神经,柳若依都可以让atv直接承办内地的《级女声》节目!
      只不过这种赤果果打脸,实在副作用太大,柳若依还不能这样让atv处于风口浪尖。
      按照现在的闷声财就好,一年营收过5o亿,这个是单独香江市场永远都做不到的,现在的atv事实上已经是内地很多家庭常看节目频道了。
      为了区分不同地区电视观众的喜好,atv现在都开始分频道,将面向内地的变成华语综艺频道、华语电视剧频道,亚洲综艺频道,亚洲电视频道等更多频道。
      并且仿效hbo推出了亚视电影台,全天候播放各种电影。尽管没有付费收视群体的支持,现在靠广告费勉强维持版权购买费用的平衡,但是这个台的展非常快,收视率增长相当可观。
      考虑到易视科技在机顶盒方面的技术进展,柳若依都在考虑是不是建议推出付费亚视电影台,当然从目前来看,技术上问题不大,业务开展方面恐怕还不成熟。
      习惯了免费看电视的人,突然要收费才能看,这个接受度上可能值得商榷。
      好在这方面柳若依并不急着去推。
      广告模式都还没有做到极致呢,收费模式可能还是等智能手机普及后才开始推广吧。现在无论是观众消费习惯还是付费渠道都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比之下,极光影业一年独立推出四五部电影,就在柳若依的版图中找不到位置了。
      这家电影公司虽然营收和利润不俗,已经稳稳过年营收15亿大关,旗下签约电影艺人也极多,被柳若依人才计划刺激囤下了内地最多艺人。
      独立投资制作和合资制作电影过2o部以上,但是奈何现在内地电影市场还没有怎么起步,急不来。
      柳若依由着他展,只是在立项的时候让她参考意见,听到熟悉的电影柳若依会重点推荐,并且为旗下喜剧三人组提供更多的机会。
      三年,改变了很多,但是,有一个目标柳若依始终还是没有变化。

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年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