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59 潭渊决议(一)【五章】8[2/2页]

啸傲水浒风 ·旋转的陀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事用途的多种新型技艺、机括、器具。天道的后续发展势头,就需要这些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来做根本保证。
      这第二步、第三部进程如何确定,就要看沈道长第一步的路子何时趟开了。第一步工作势在必行,而又不会立时承受巨大的钱财资金压力。酒业和需要的那部分矿藏的作坊,在青眼虎李云和沂水辛翁的主持下已经有了模样;而关于历法、计时、度量衡等的统一和改进则是有着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他对历法要采用连续纪年,就像后世的公历,至于是不是采用什么公元纪年那看情况再说。反正他知道,这个时代有个叫什么名字已经记不住的沈括的朋友,他发明一种历法已经十分精确了;天道只需要排除皇家自我标榜的因素,把连续纪年至少是内部统一运用下去,对自己以及社会是极为方便和明智的。比如现在应该是公历1121年,再过几年向下累计就是了;而朝廷官方的纪年则正是宣和二年,几年以后皇帝大爷脑袋一热或者什么人说某某事情不利,就会变一个年号,像“靖康”某某年……几十年过后,只要你不是专家,提起以前的某年都会成为一团浆糊。
      度量衡标准化重要性也是不言自明的。针对这个时代计量的十分不规范、不方便、甚至不够统一的情况,雷三郎准备引入“天道公制”概念,将丈量距离的尺、寸、分、步、丈、里等整合化为“公分、公尺、公里”;重量上天道、道商运用中逐步减少十六进位的斤、两、石等等令人头疼的单位,引入“公两、公斤、千公斤”等系列;计时上的改革更为迫切,时辰、刻、一炷香等等这些模糊的时间,太令人着急上火了。
      雷三郎首次进入皇宫时,就欣喜的发现这个时代竟然有了钟表!皇宫里有着用钟摆来计时的木质钟表,整个钟有小房子大小,如果调整精细,准确率是相当高的。可惜在朝廷皇家只是做了摆设和近乎是玩具,十分的令人可惜。这就使他下了这个决心,一定要提出一种全新的设计,利用现有材料,再加上有沈云这样的技业大家带动研究,一定能很快的做出来实用的计时工具,单位自然是“时、分、秒”。
      这第一步工作看起来有些虚,尤其是改进、统一度量衡,似乎形同无物。但这实际上却是一个极为费时费力的“系统工程”,绝对对以后的影响巨大。天道乃至华夏中原要想在“技艺”上有革新化的巨大进步,这些基础标准工作做好是有着良好的辅助促进作用的。
      当然还有一个私心,雷三郎本人就不用重新学习那些这个时代纷繁复杂的度量标准了,那种换算工作实在是累人啊。他现在在每一度量中只需要一个标准件,比如测量距离中,引入一个标准“公尺”的长度就够了;其他相关单位和实际应用工具经过换算都可以进入他的“计量科学体系”(雷圣使的新词汇),虽然他这个“公尺”未必真的与以往所熟知的“米”完全相同,只是尽量接近罢了。
      以上那些第一步工作如果能顺利完成,华盛天道将聚集所有力量支持沈总院师(新的职务任命)开动第二步、第三步设想、计划和实际实施。
      在潭渊的聚会,这第一天的时间基本都交给了沈云了。沈云内向是内向,可是谈起事情来就认死理,非得要什么都水落石出、明确到家不可。
      雷三郎和吴用等人也干脆给了他这个面子,潭渊决议的第一项都是围绕着“天道技艺院”展开的。计议停当,沈云收起商议记录,像是得到了尚方宝剑,他急不可耐的立即要求出发;他心愿已了要即刻赶赴山东沂水,会合辛翁完成他的梦想。
      送走沈云以后,雷三郎为大家解释了一番为何如此看重沈云以及沈云所要进行的“天道技艺”方面的工作。
      他说道其中的重要性不亚于发展道众,不亚于驰骋疆场;在“天道技艺院”那里做事也是不但要付出辛劳和汗水,甚至也一样是要撒热血和玩儿命的……
      他讲起了不久前,在辽国幽州对抗女真铁骑的经历。

259 潭渊决议(一)【五章】8[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