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作者的口胡——人类超光速技术[2/2页]

联邦往事:幻想乡调查报告 戴着假面的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24██年,1000的改良版本正式投入运营,最初,它只搭载在联邦的大型舰船上,其正式版本号为2000a,内核版本为atton。
      虽然hj2000a能够比ftl2更快的到达目的地,但是由于跳跃中途不能中断,高耗能,高发热,以及不能与ftl2拉开足够差距,纵然2000a性能略胜,但是依旧无法在市场占有率上与ftl2相抗衡。
      而这种情况在ftl3上却发生了逆转。
      为了彻底打败不成熟的hj2000a,轨道与空间技术公司在上一代技术发布6年后,即24██年,发布了3,其最大的改动是,使用了更长流水线的曲率发生器设计,同时提高加工工艺至90
      但是更长的流水线使得虽然ftl3的驱动器频率远比ftl2高,但是效率却没能够得到巨大的提升,而不成熟的90(皮米)技术带来了巨大的电子迁移问题,这更加降低了效率。
      ftl3是如此的失败,以至于人们宁愿购买二手和库存的ft2也不愿意购买ftl3构架的产品。轨道与空间技术公司在之后的数年里一直焦头烂额,试图改良它,但是并不成功。
      这给了hj驱动器机会,紧跟着ftl3,3000发布了,新的流水线发射结构,在继承了巴顿核心的优良性能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了能量损耗和不稳定性,它有着一个新的核心,其产品线代号——athlon。
      在ftl3被发热和低性能拖累的时代,athlonx16955是如此的耀眼,以至于包揽了几乎所有高端星舰的订单,而轨道与空间技术公司则一度被逼到了破产的边缘。但是这些超光速技术的先驱者没有退缩,他们在静静的等待着翻身之作的出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e微构架。但是在e出现之前,hj3000+已经先一步出现了,现在,这两种同样经典的驱动构架将会正面对决,它们将决定人类超光速技术的未来——是线性的曲率航行,还是非线性的空间跳跃?
      结果如何?谁也不确定。

作者的口胡——人类超光速技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