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嫔宫人的赏赐丰盛,反而在外军队却资源不足。刘敷见此就曾多次劝谏,刘聪却责骂刘敷常常在他面前哭谏,令刘敷忧愤得病,不久逝世。
因为刘聪的完全信任,王沈和刘粲等人又与靳准联手诬称皇太弟刘乂叛变,不但废掉并杀害刘乂,更趁机诛除一些自己讨厌的官员,又坑杀平阳城中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刘粲在刘乂死后被立为皇太子。
公元318年,刘聪患病,以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太师刘顗、太傅朱纪和太保呼延晏并录尚书事,又命范隆为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二人皆决尚书奏事,以作辅政大臣。
公元8月31日,刘聪逝世,在位九年。谥号昭武皇帝,庙号烈宗。
刘渊去世后,刘聪弑杀刘和自立为帝。登基后,聪以刘易为太尉。初置相国,官居上公,有殊勋德者死乃赠之。
于是大定百官,置太师、丞相,自大司马以上七公,位皆上公,绿綟绶,远游冠。置辅汉,都护,中军,上军,辅军,镇、卫京,前、后、左、右、上、下军,辅国,冠军,龙骧,武牙大将军,营各配兵二千,皆以诸子为之。置左右司隶,各领户二十余万,万户置一内史,凡内史四十三。单于左右辅,各主六夷十万落,万落置一都尉。省吏部,置左右选曹尚书。自司隶以下六官,皆位次仆射。置御史大夫及州牧,位皆亚公。以其子粲为丞相、领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晋王,食五都。刘延年录尚书事,刘景为太师,王育为太傅,任顗为太保,马景为大司徒,朱纪为大司空,刘曜为大司马。
刘聪在位后期,统治残暴,滥杀大臣,如左都水使者王摅就曾因鱼蟹供应不足而被刘聪杀害;将作大匠靳陵就因未能如期建成“温明”、“徽光”二殿而被杀。
王彰曾劝谏刘聪不要游猎过度,要刘聪念及刘渊建国艰难,应专心朝政。但刘聪听后大怒,又要杀王彰,只因太后张夫人绝食以及刘乂和刘粲死谏才赦免王彰。
后来设立中皇后时,尚书令王鉴和中书监崔懿之等又谏止刘聪滥封皇后,亦被刘聪所杀。
永嘉二年,刘聪与王弥进寇洛阳,刘曜与赵固等为之后继。东海王司马越遣平北将军曹武、将军宋抽、彭默等抵御,刘聪等击败司马越派出的晋军。刘聪等长驱至宜阳,平昌公司马模派淳于定、吕毅等自长安讨伐汉军,刘聪与司马模派出的军队战于宜阳,刘聪又胜。刘聪因为连胜,不设防备,弘农太守垣延向刘聪诈降,垣延夜袭刘聪,聪军大败而还。
是年冬,刘聪、王弥与刘曜、刘景等率精骑五万再次进攻洛阳,使呼延翼率步卒继之,在河南击败晋军。刘聪进屯于西明门,晋护军贾胤夜晚袭击刘聪军队,战于大夏门,斩杀刘聪的部将呼延颢,汉军遂溃。刘聪回军向南。驻军在洛水,刘聪屯驻宣阳门,刘曜屯驻上东门,王弥屯驻广阳门,刘景攻大夏门,刘聪上嵩山祈祷,留下部将刘厉、呼延朗等指挥军队。东海王司马越命参军孙询、将军丘光、楼裒等率帐下劲卒三千,自宣阳门袭击呼延朗,斩之。刘聪听闻而奔还。刘厉怕刘聪降罪,赴水而死。后来刘渊召刘聪等还师。
刘聪继位后,派遣族弟刘曜、大将王弥等率领四万大军攻取洛阳周边的郡县,以孤立断绝洛阳。公元311年,石勒在苦县消灭西晋主力部队十多万人。同年夏季,刘曜、王弥攻破洛阳,虏走晋怀帝,杀害官员百姓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
晋怀帝于次年被杀后,晋愍帝于长安即位为帝。公元316年,刘聪派遣刘曜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随着西晋的灭亡,中原广大的地区,皆成为汉政权的统治范围。
虽然刘聪名义上是中原的共主,但随着领域的扩大,地方的割据迅速形成,汉国统治的地区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
第十三章 凶悍的异族,复活的“大汉”(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