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汉朝篇 第两百十三章 泯灭于众生的三柱国[2/2页]

史上最强文明祖师 穆无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颍川,黄巾军不是对手,皇甫嵩朱儁用火攻之计击破贼兵,大获全胜。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不过随后,卢植被监军太监左丰诬陷,装入囚车押送回京,判处无期徒刑(减死罪一等)。
      朝廷罢免卢植后,拜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继续作战,董卓出师不利,吃了败仗。
      朝廷又诏令朱儁和皇甫嵩进兵讨伐。嵩儁二人取得广宗大胜后,皇甫嵩与巨鹿太守郭典一起将黄巾军张宝所部包围在下曲阳。围攻多日后城破,张宝战死,部众溃败,官军在城南筑京观示威。
      这场战役是平定黄巾的最后一次重要作战,战斗结果是河北黄巾军主力被全部消灭,张角张梁张宝都宣告死亡,黄巾起义已经失败。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嵩复与钜鹿太守冯翊郭典攻角弟宝于下曲阳,又斩之。首获十余万人,筑京观于城南。即拜嵩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不过三张虽死,黄巾军仍有余波,黄巾将领赵弘率余部占据宛城,朱儁发兵攻打,经过两个多月才平定赵弘。赵弘死后,部下韩忠又乘虚再次占据宛城,朱儁亲自率5000精兵讨伐,讨平韩忠,又出来个孙夏,直到孙夏兵败身死,局势才稳定下来。
      皇甫嵩凯旋后,为卢植鸣冤,卢植得以官复原职,仍然任尚书。
      直到这时,黄巾之乱才算彻底平定,这场大乱,立功最大的是被称为“汉末三将”的皇甫嵩朱儁卢植三人。
      而在演义里,罗贯中采取了移花接木的方法,把三将的战场表现移植到了刘备身上,他们成了配角,这当然是主角光环的作用,不过在现实里,居功至伟的是这三个人而不是刘备。
      《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皇甫嵩朱儁并以上将之略,受脤仓卒之时。及其功成师克,威声满天下。
      最难得的是,汉末三将在平定黄巾后没有拥兵自重,成为军阀,否则以他们的声名,振臂一呼,从者必定如云,光是收编黄巾军余部就足以形成巨大的力量,想要割据一方,要个州牧当当,那是手到拿来,但他们没有趁汉室之危,这相当值得敬重。
      三将的结局如何呢?
      由于不愿背弃汉室,拥兵自重,三人都回京继续担任京官,也因此失去了手中的兵权。没有了兵,在乱世中就失去了话语权,此后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无力阻止董卓乱政,分别在192年195年离世。
      汉末三将是真正忠于汉室的忠臣,比之袁绍曹操刘备等要高尚许多,没有他们的努力,汉末的乱世,可能还会被改写。(本章完,未完待续。)

汉朝篇 第两百十三章 泯灭于众生的三柱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