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文者,华也,末也!无礼则天下乱焉!”裴朝闻搬出《礼记》中对礼至高无上的解释来压制有庆的质疑。
一般裴朝闻搬出《礼记》多数人都会缴械投降,毕竟他满口仁义道德,谁反驳谁就是失礼失德。
“余觉不然!”有庆反驳道。
“大胆狂徒,口出狂言,上有青天,下有厚土,高堂之上有明君,岂容尔等竖子在此大放阙词,坏了礼仪。”裴朝闻大声斥责道。
“裴尚书不必急于骂人,且答我三问,宁德元年,裴大人失怙,按礼当丁忧三年,夺情合乎礼乎?”有庆质问道?
“自古忠孝两难全,裴某心忧苍生社稷,不得已而为之,虽不合礼,但却合情。”裴朝闻答道。
“《孝经》有言: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对乎?”有庆质问道。
裴朝闻思考良久,支支吾吾答道:“执经守礼,自然是对的。”
“万民皆以我等乐曲为乐,为礼,唯独裴尚书不觉,这礼到底是圣人所立,还是裴尚书所立。”有庆追问道。
“礼乃始于周,裴某身为儒道传承,自然不能和白丁为伍,需克己复礼,独善其身。视恢复周礼为己任。”裴朝闻义正言辞地说道。
“从来如此,便对吗?周礼虽好,周朝却灭,你身为炎朝臣子,却置民众的呼声于不顾,不行安上治民之道,居心叵测,你是要复周礼,还是要复周朝?”有庆字字诛心。
裴朝闻被驳斥得哑口无言,只能以头抢地,连连磕头谢罪。
有庆的灵魂三问很是讲究:第一问问出了个执礼却不遵礼;第二问问出个礼在万民心中,而不在礼部几个认口中;第三问问出个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甚至会颠覆政权的顽固派。
温有庆旁证博引,在裴朝闻最擅长的领域将其打败,引得满堂文武大臣侧目,纷纷猜测面具之下是哪位英才。
叮当公主听了他的一番论述,对有庆更添喜欢之情,她十分讨厌礼部尚书裴朝闻,原因很简单,老是乱点鸳鸯谱,他的十三位姐姐的婚事都是这老头一手操办的,且大都不怎么幸福。
选驸马,裴朝闻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政治联姻优先。
有庆把裴朝闻驳得哑口无言,也算是替自己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叮当公主心想,这等博学又有趣的人正是他苦苦追寻的如意郎君,此刻她已倾心于面具之下的这个人。
有庆确实有歌唱天赋,但要说辩论,那并不是他的强项,这些辩论之词都是白苏子和沈南星所写,有庆作为代言人罢了。
沈南星、白苏子和商陆三人早就料到,礼部尚书裴朝闻会百般阻挠新的音乐风格的推行,擒贼先擒王,所以三人提前安排好了这场朝堂辩礼。
一番辩论,公道尽现。
炎宁帝也不想为难裴朝闻,毕竟他是三朝重臣,摆手示意他不要再磕头了,退下便是。
斥退了裴朝闻,炎宁帝眼含笑意对京都F4夸赞道:“四位不光曲唱的好,学识也非凡,是我大炎王朝不可多得的人才,朕要好好赏赐你们。”
四人跪拜道:“草民惶恐!”
炎宁帝思索了片刻说道:“朕想到了,就封你们为京都乐师第一天团,奉旨唱歌F4,赐紫金腰牌,可骑马入宫门。”
四人再跪拜道谢:“谢主隆恩!”
骑马入宫门可是极高的恩赐,就连当朝一品大员上朝时也要在宫门前下马步行,可想而知这是何等的荣耀。
众大臣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间皆是羡慕嫉妒恨。
有羡慕这是谁家好儿郎的,有嫉妒天赋异禀的,更有对自己孩子恨铁不成钢的,其中犹以兵部尚书
第189章 理不辩不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