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多天的日夜兼程,花天宗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逼近雍凉城。
此时的雍凉城俨然已是一座孤城。
拔都率领的金帐汗国军切断雍凉城与外界的联系,当下,城中只有三万将士在拼死抵抗。
一旦城池被攻破,雍凉城里的十几万人将会被屠城。
这是拔都常用的威慑手段,目的就是让敌军闻风丧胆,落荒而逃。这样,他才能用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长途跋涉驰援而来的花天宗并没有让军队直接投入战斗。
他让五万先头部队在雍凉城城东三十里处——定远镇安营扎寨,一是修整军队,二是观察敌情。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雪连山胜画中。
湍急水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夜里,花天宗站在定远镇的城楼上西望,雍凉城城外已经被烧掠殆尽,金帐汗国军的兵营拔地而起,连绵几十里。
雍凉城被围在中间,像一座孤岛漂在茫茫大海之上,随时都有被湮灭的危险。
雍凉城古时叫金城,顾名思义,固若金汤的一座城。
它北傍黄河天然屏障,南靠皋兰山,在这个狭长的盆地里建城,是丝绸之路上五大重城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正因如此,拔都蓄重兵于此,欲解雍凉之围,难上加难。
半晌之后,花天宗派出去的探子就带来了重要信息。他连夜召集各个兵种的首领,部署作战计划。
依探子带来的信息,金帐汗国军队在雍凉城西一个叫七里河的地方部署兵力只有十万,虽然每天都在攻城,但并没有全力进攻,更像是在等炎朝军队来救援雍凉城。
金帐汗国军队为了防止来自北面武川城、靖远城的援兵驰援,在九州台、石门沟伏有重兵,大概有七八万人。
为防止东边炎朝军队驰援,在营盘山设有伏兵十五万。
西北面的河西四郡都已在金帐汗国的控制之中,这是一个典型的围点打援战术。
分析到这里,花天宗有点后怕,因为从他们所在的定远镇出兵去救援雍凉城,必然要经过营盘山。
营盘山地势险要,敌方倚仗地势,别说花天宗只有五万先头部队,就算是加上炎朝调拨的二十万大军同时从这里过,都无胜算可言。
敌军的部署摸透后,花天宗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雍凉城之围无解,那索性回马攻打凉州。
只要拔都回援凉州,那么他们就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做一个围点打援的局。
金帐汗国军中统领三军的将领是名将拔都,此人熟读兵书,精通兵法,用兵阴险狡诈,常常用出人意料的方式发动进攻。
人无完人,此人生性多疑,就连他身边的随身侍从,他也不是真正的信任。
拔都亲率十万人驻军在兰州城西七里河,佯装进攻,实则是守株待兔。
花天宗让花半夏带领五千轻骑兵,天一亮就出发,作为先锋去攻打凉州。
花天宗又从调集高平三郡的精兵十五万,隐匿在祁连
第51章 回马千里战凉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