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2章 魏王救我[2/2页]

南明大丈夫 话凄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帮助百姓返乡,准备进行春耕。
      这时太原城被围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城中粮食消耗了大半,而魏军始终不攻城,摆明了是想围点打援。
      这让阿济格无法淡定,加上他判断多尔衮应该已经来救,便开始时常出城,冲击魏军的防线,想让魏军无法安心对付多尔衮,意图将更多的魏军牵制在太原,以免多尔衮重蹈明军锦州之役的覆辙。
      魏军意识到了与清军的大决战将不可避免,从几个月前开始,就不断将湖广四川的粮食,襄阳和南阳造的兵器衣甲,关中造的火器,源源不断的运到河东,已经堆满了几个仓库。
      魏军各部也频繁的调动,并将缺额补冲齐全,磨合操演,准备迎战多尔衮的主力。
      为了防备清军,魏军主力已经从太原之南,移营驻扎于城北。
      这时在太原北郊的旷野上,大帐一座连着一座,整齐的蔓延,一望无际。
      校场上,只见一支近千人的步军,正在操练,他们浑身都包裹在铁甲中,连脸上也带着兽面,正是高义欢的护军铁人军。
      这支本该是郑成功护卫的精兵,被高义欢先搞了出来,抢占版权。
      自从水力锻打技术得以应用之后,西魏军器监管辖的作坊,生产能力就上了一个台阶,盔甲和火铳的制造速度,都翻了几倍。
      高义欢受此启发,还特意煮了壶开水,像他们展示了一下蒸汽的力量,并给大匠们布置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当然生产力的爆炸,是需要许多条件的,需要庞大的市场,还有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没有这些,光有器械,特别是最初不成熟,问题频发,远比手工更贵的器械,是难以撑过最初的阶段。
      此时铁人军正齐齐挥动手中的横刀,将身前手臂粗的木桩,齐齐斩断。
      另一边,克胜军的铳手们正在轮番抬枪射击,校场上浓烟弥漫。
      此时魏军的几部精锐,已经全部集结到了河东,准备一场大战,不过对此高义欢还是不太满意,总是希望准备能够更加充分一些。
      毕竟这一战关系大势,乃是两国间的大对决,是兴衰之役,必须要谨慎。
      高义欢与众将在校场上看了一会儿后,笑着对众人道:“这一战,俺们赢了,北京想什么时候取,就什么时候取。要是输了,那就只能老实退回关中,几年之内别想出关。”
      “大王,俺们准备这么充分,怎么可能失败。此战我们必胜!”白文选开口道。
      “呵呵~说的不错!这一战,大汉必胜,大魏必胜!”高义欢意气风发,遂即道:“走,随孤去仓库看看!”
      当下一行人离开大营,来到魏军的军需仓库,一片耸立的高仓,一个接着一个,每个都有四丈高,可以装数千石的米粮,还有数千件兵器衣甲。
      高义欢与众将穿行在仓库之间,不时让侍卫拿出米袋,用战刀破开,漏出一枚枚白花花的稻米。
      高义欢抓起来一把,见这些米粒圆润,又闻了闻,微笑道,“是常德的稻米啊。”
      “大王,军粮和器械,兵部基本调拨齐全,大军绝对不用为粮食担心。”高兴豪笑道。
      西魏手握两大粮仓,还种有玉米、番薯,可以说最不缺粮的就是西魏。
      高义欢满意的点头,这时一名骑兵,却疾驰着奔来,“启禀大王,姜襄使者前来求援。”
      高义欢接过书信看了看,中心就四个字“魏王救我”,他微笑着对身边人道:“姜襄告诉孤王,孤王再不救他,他就要死给孤王看。老姜这是要挟孤王哩。这种口吻,说明他还能坚持坚持嘛!”
      李定国却道:“大王,姜襄既然这么说,那我们也不能大意啊!”
      清军绕道晋北后,高义欢又把李定国调回了身边,不知怎么地,有李定国在身边,高大王就特别有安全感。
      高义欢眉头皱了皱,“好,那诸位随孤回营,俺们商议商议!”
      (感谢马小胖爱陈樱,小竹子哥哥的打赏,求月票,推荐,订阅。)
      (本章完)

第822章 魏王救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