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炙子烤肉[2/2页]

美利坚纵享人生 小鹿爱小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属性,也是一代传一代!
      “过去这种烤肉的吃法分为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指让后厨烤好后由服务员送到餐桌上,看起来比较斯文;而武吃,就是大家站着围在铁板前,把腌好的肉自烤自吃,显得格外热闹。
      但不管怎么吃,都要配上麻酱烧饼。”
      杨橙不禁想象那幅画面,在当年老京城的烤肉馆内,食客围着炉边或站或坐,吃着烤肉喝着酒,还有黄瓜条牛舌饼作为辅助,有时还会点上一盘沾着臭豆腐的炸馒头片,饭馆内此起彼伏的京腔京韵京片子,俨然一幅四九城的热闹生活图景。
      他也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就吃这个吧,我让人去买炉子~”
      跟韩国烤肉一样,是烤,倒不如煎肉更合适。
      而现代z国人到“烤肉”通常会联想到边疆土耳其和巴西等地以明火烧烤的肉食,就真的以为炙子烤肉应该是羊肉串或烤全羊一类的食物。
      但吃过的都知道,一个大铁盘子,上边散乱地码放着薄薄的肉片,加上大葱和香菜,弥漫出浓郁的羊油气味,食客自行用筷子翻炒食用,这所谓“烤肉”,都应该叫炒肉才对。
      但事实上,古汉语中本没影烤”字,古文中管接触明火的烧烤方式叫作“烧”,对应英语里的roast。
      而粤语中保留了这种法,如烧鹅烧肉叉烧等,如今京城烤鸭驰名下,其实老京城会管烤鸭桨烧鸭”或“烧鸭子”。
      大名鼎鼎的烤肉宛曾请齐白石题写匾额,齐白石先生就曾对‘烤字做过一篇考证文字,认为《文》无‘烤字,‘烤者,当为‘炙也。
      就像京城烤肉这般,通过石板铁板等烧得滚烫的介质来加热食材的方式,就应称作“炙”,英语叫grill。
      但这就是一个称呼,知道的都知道,不知道的也没必要知道。
      杨橙兴冲冲的让人出去买食材买铁板,对这种新鲜的东西,他永远不缺乏积极性。
      现在炙子烤肉好像很高档,但在北平时期,这就是街头吃,街上有好多烤肉的独轮车,车前边挂着绿叶大沟葱和香菜,配着各色新鲜羊肉,有腰窝儿后腿儿上脑儿和腰子肝儿等,车后架着烤肉炙子。
      京城烤肉的“南宛北季”,人人皆知,烤肉季烤羊肉擅长烤肉宛烤牛肉擅长,各有各的立身之道。
      过去烤肉所用燃料为果木或者松枝松塔,跟烤鸭一样,但现在木柴多改用木炭了。
      烤肉的炙子都是特制的,不是铁板是“铁条”,开始是为了拆卸运输方便,但是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缝很密火不会直接烧烤食物,这样很健康;同时果木的烟气透过铁条的缝儿起到熏烤的效果,吃起来别有味道。
      炙子下面冒着火苗儿,听着炙子上烤肉吱吱地响,一阵阵肉香扑鼻。
      搞不好韩国烤肉就是这么传过去的,这可是有事实依据的,不是韩国的狗屁史学家,张着嘴胡!

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炙子烤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