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年(宋徽宗十七年)
话说又到了三年一度的武林盟大会,各门派重聚武林盟。由于三年前盟主金令被傲剑山庄抢走而后消失无踪,导致武林盟主一度空缺,今日便是要商议重新选举盟主之事。又鉴于三年前并未决出盟主人选,此次大会便众人推荐由武当太乙门掌门罗真人主持。罗真人受众人推举只好坐了首座,其余各派掌门相对而坐,各派弟子皆立于演武场之侧。裴逸楼则率领一众武当弟子仗剑而立把守东门,以防有寻衅滋事者。
只是有一事让广场之下的众位武林人士大为惊异,那盟主大殿门窗紧闭,门外竟然立着一排官兵,有二十人,个个身披黑甲持长枪而立。众人不禁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今日是武林会盟,怎么会有官兵?”“这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待到了午时,罗真人率先起身朝着众位掌门拱手说道:“贫道得众位推举主持今日的武林盟大会,深感荣幸!今日除了各位武林同道之外,还有一位贵客。”说罢示意身边的莫秋风将‘贵客请出。莫秋风跑到盟主大殿前朝着侍卫说了一句,侍卫将大门打开迎出一个人来。此人身高八尺,浓眉有须,身披大宋朝武官官服,显然不是武林中人。
人一亮相,便有人群中传出声音:“是朝廷的人。”“怎么朝廷也来管武林之事?”其实几位掌门早已心知肚明,故而都不做声。正在众人众说纷纭之时,罗真人请此人做了上座,随即为大家介绍道:“这位便是当朝‘宣正大夫陈龙陈大人,今日乃是奉圣上之命前来观看武林盟大会。”
宣正大夫乃是武官正五品官衔,仅次于武阶之首‘太尉,圣上派如此大员前来参加武林盟大会足见对此事颇为重视。一听竟是皇上所命众人更是议论纷纷。
那陈大人倒也不客气坐了上座,朝众人一拱手,声如洪钟道:“今日得圣上之托,本官有幸参加武林会盟。想六年前各门各派在此会盟,武林上下团结一心共驱鞑虏。如今辽国被据于雁门关之外,前有大宋将士奋勇杀敌,后有诸位对抗天鹰教,再加上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公然叛离辽国从后突袭,杀的耶律延禧被迫迁都,辽国已然只剩苟延残喘之力了!”一听到这消息如有一场狂风暴雨将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的畅快!一众武林人士顿时群情激昂,口中纷纷叫道:“驱除辽寇,复我燕云十六州!”“好!好!”陈大人随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接着说道:“如今辽国覆灭只在旦夕之间,已不足为患,可是如今另有一事让圣上忧心不已,此事还需仰仗各位武林义士为国分忧啊!”真如师太问:“陈大人,我们武林中人都是大宋的一份子,自然当为圣上分忧,只是不知圣上所忧何事?”陈大人点了点头便从口中吐出两个字来:“明——教!”
“明教?”真如师太一听不禁面色一变看向众位掌门。明教教主方腊雄霸东南与朝廷分庭抗礼已是人所共知,其麾下义军少说也有数万之众,各门各派均敬而远之。没想到今日朝廷竟然主动找上门来。陈大人见几位掌门面上似有难色,心中怕众人不肯从命,便高声说道:“诸位,想必诸位都知道那方腊胆大包天竟敢公然对抗朝廷,宣扬异教。如今辽国军情一缓,圣上已调集大军准备征讨方腊、覆灭魔教,今日下官也是奉了圣上口谕,命各位武林义士围攻泉州的明教总坛与我大宋军队里应外合,则一举功成!”
罗真人和众位掌门听了这话不禁心中有些凉意,那明教总坛除教主方腊之外,尚有光明左右使和三大法王镇守,麾下还有五行旗数千余人,实力远远超过中原任何一个门派。若举全武林之力与其火拼,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却让朝廷坐收了渔翁之利。若不答应,便是违抗圣命,也绝非儿戏。如此却做了难,罗真人便想先施个‘缓兵之计,奏道:“大人所言不差,身为武林中人自当以国家利益为重。只是今日会盟便是要重新推举武林盟主,由新盟主带领武林同道同举大义,否则群龙无首如何是好?”陈龙点了点头笑道:“那是自然,本官便陪同真人一同观看如何推选盟主。”此刻校场之外已有人按耐不住,小声说道:“若是如此,争这个武林盟主有什么用,最后还要受制于朝廷。”“对啊,我们武林的事凭什么要朝廷来管!”
陈龙听见这些声音自然不甚悦耳,心中暗思:“这武林中人自由散漫惯了,恐怕难以遵从朝廷调遣,若能借此次围剿明教之际一并铲除之,则朝廷无忧矣。”随即催促道:“为何还不开始?”罗真人只好请陈龙和众位掌门一同前往演武台观看比武。
众人刚刚坐好,正要开始鸣锣,只听一个声音叫道:“等一等!”抬头一看,那武林盟高大的院墙上立着一个人,威风凛凛。守在门口的裴逸楼抬头一见来人,脸上浮现出一丝惊讶,脱口而出:“云飞!?”
眼前的独孤剑已不是三年前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子,如今眉宇间英气逼人,锦衣裹身,手按宝剑,俨然是威风凛凛的男子汉。裴逸楼不由张口连胜叫道:“云飞,是你吗!是你吗?”独孤剑三年未见到师兄,心中一阵激动,赶忙拱手应道:“是我!三年不见,师兄可好!”说罢跃下高墙。
第二十二回 再访武林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