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唐人街[2/2页]

长夜曦光 禾二胖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
      柳如絮收拾了一个背包背在胸前,背包里存放了她所有的现金票据还有身份证明,不得不让她小心。
      姑娘们高高兴兴的跟着父母回家,柳如絮则一路询问着来到位于滨湖区的北克劳福街。
      在长街的入口处竖着高大的木质牌坊,牌坊上部为传统的飞檐设计,顶端盖着黄色琉璃瓦,屋脊上瑞兽做昂头嘶吼状,飞檐下为彩色壁画,繁复华美。
      牌坊当中有一牌匾,蓝底黄字,上书紫气东来。
      站在街口向内看去,街道两边的商户名字多为木质的牌匾,门边贴着对联,挂着灯笼。
      行人虽与美国人无异,身着西装洋裙,但放眼望去尽是黑发黄肤。
      柳如絮在街口站了半分钟才缓过神来,心中接踵而至的便是一股暖流。
      虽然身在1928年,但在异国他乡看到同胞的心情却不能受时间的影响而减弱分毫。
      她的脚下虽然踩着美国的土地,但此时此刻却升腾起了游子归家的错觉。
      柳如絮长出了口气迈步进了这条长街,她听见了熟悉的乡音。
      既然是中国人的聚集地,她想要找点儿什么当然还是问这里的居民才是最快的。
      柳如絮走进一家中餐馆得到了服务生热情的指点,来到了一家名叫文博书馆的书馆旁。
      书馆从外看去并无不同,只是内部隐隐传来朗朗书声,想必走进去后另有乾坤。
      “中国人?”书馆的店员见进来一个亚洲小姑娘,便开口问到。
      “是。”柳如絮点头。
      “想要什么书?”店员的脸上洋溢起笑容。
      “我听说您这里有先生教书?”柳如絮打量着书馆。
      “对,前清的秀才,教的不错。”店员热情的介绍,“附近的人都喜欢把小孩子送到这里学学弟子规三字经。”
      “你们家也有孩子想学?”店员示意另外的一个店员帮他看店,便引着柳如絮从店内穿过走进内院。
      “是我想学。”柳如絮打量着中式的建筑,“我想学认字。”柳如絮看着店员。
      “你……不识字?”店员有些意外,看着柳如絮文文弱弱的样子可不像个不识字的人。
      “我自小一个人在美国,不认得太多字,想着过几年回国后不识字不太方便,就想找个老师学一学。”柳如絮的话中透着遗憾。
      “你家大人也太胡来了,放你一个人在这里。”店员摇头,“我先带你去见先生。”
      “我们这里每月20美金学费,不算贵。”店员引着柳如絮进了一间屋子。
      “张涛,昨天的课文背了吗?”屋内靠西坐着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带着眼镜,手中拿着一本线装书,正抬头看着唯一站着的孩子。
      “背了。”站着的孩子约莫五六岁的年纪,声音清脆。
      “背一遍来我听听。”先生垂下了眼。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被唤做张涛的孩子眼神明亮,大声背诵课文。
      “弟子规?”柳如絮轻声问道。
      “你学过?”店员有些意外。
      “只是看过几遍。”柳如絮摇头。
      “你不是不识字么?”店员摸不着头脑。
      柳如絮沉默,这件事她还真不好解释。
      她看的是简体字版的,而现在简体字并没有出现。
      “阿福?”先生等小孩子背诵完了课文,出声叫了站在门口的店员。
      “陆先生。”阿福微微颔首,“这位客人想跟着您学认字。”阿福解释到。
      “多大了?”陆先生看着柳如絮。
      “十五。”柳如絮神色恭谨,这可是学富五车的行家,她肚子里这点儿墨水实在是入不了先生的法眼。
      “年纪有些大了。”先生皱了眉头,“想学文章还是诗歌?”
      柳如絮咽了口唾沫:“想学写字。”
      她可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让她学诗词歌赋只怕没有十几年的功夫出不了师。
      “这到还不难。”陆先生也是松了口气,他最怕学生好高骛远。
      “明天早晨8点,来我这里上课。”陆先生又拿起了书,“翻到第4页,接着往下学……”

第9章 唐人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