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两府大臣到内东门小殿问安,却突然看见仁宗皇帝从禁中大呼小叫而出,后面紧跟着一大群宫女、太监。宫女们一面上前扶持皇上,一面神情慌张地对文彦博道:“相公快点儿颁赦天下,为皇上消灾吧。”
天子发昏,人事不省,两府大臣相商,权且矫诏而行:文彦博、富弼在大庆殿设醮祈福,昼夜焚香祷告,一面派内侍到京中各个寺观进香,又矫诏命天下郡县官员,都到各自所在的岳、渎诸祠祈祷。
不知是朝臣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还是御医们的功劳,到正月初八,仁宗皇帝病情终于有了好转,暂时来到崇政殿以安众心。
一直到过了正月十五,仁宗皇帝的神志才算逐渐清醒过来,但是却无法说话,大臣们奏事,仁宗皇帝只是点头而已。
而这个月里始终是天降大雨雪,连木头都被冻裂了。
仁宗皇帝这场大病,一直延续到了十月中旬才见大好。
二月二十一日,宋仁宗到延和殿上朝。
二十三日,眼见皇帝病情不再反复,百官这才拜表相贺。
然而,帝国的不幸这才仅仅只是开始:
四月,刚刚堵住的六塔河再次溃堤;
五月二十四日黄昏,两颗流星划过京城上空,不久,大雨倾盆而下,昼夜连绵、数日不止,地势低洼的京城被一片汪洋包围,强大的水压顶折了安上门的门栓,湍急的大水冲门而入,顷刻之间,京城数万间官、私庐舍被大水冲塌,开封城中系筏渡人。
似乎上苍打定主意要给大宋帝国一个严峻警告:继京城大水之后,各路州府、尤其是河北,有关江河决溢的奏书一如雪片般飞来;
六月,大雨冲毁太社、太稷两坛。
七月,月入南斗,彗星出紫微垣,尾光长丈余。
八月,日食……
……
所有这些怪异的天象,似乎都在向人们预示着什么。
知谏院范镇更是危言耸听:“近日彗出东方,孛于七星,其色正白。七星主急兵,色白亦主兵,陛下宜与大臣相敕警,以求消复之术。”
主兵?!刀兵之象?!
可是,西北边陲,元昊已经和朝廷和议,目前没有什么危险;北方契丹,暂时也看不出什么动静,那这刀兵之象出在哪里?莫非出在大宋帝国内部?
于是,以武将担任枢密使的狄青,不幸由此开始。
尽管狄青平日慎密寡言,惟恐遭到他人的猜忌,但百密之下仍难免一疏:事情的起因,是狄青家有一次做法事忘了通知官府,而狄青居住的府第,据说当年曾是唐朝叛将朱全忠的居所。
做为大宋王朝首都,京城开封极为繁华,这里屋舍绵延相连,平时面对的最大危险就是火灾,一旦火起,便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因此,火禁在开封一向非常严格,一到夜间便禁止燃烛。各坊巷中每三百
第一百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