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沈雪茹听她这样形容,起初还不肯承认,可暗忖片刻,倒也觉得十分贴切,于是快步上去,一胳膊挽住堂姐的胳膊,忧愁道:“再过一日,晴姐姐就要嫁人了,下一个,就该轮到姐姐您啦!”
沈雪琴面露迷茫,叹道:“那还不是早与晚的事吗?反正是不能一直赖在府里不出阁!”
沈雪茹目光凝缩,坏笑道:“姐姐心目中的良人是什么样子?”
“我的身份在那里摆着,比不得晴姐姐嫡女尊贵,将来要许给谁,我是铁定不能插嘴过问!”
沈雪琴念及至此,突然裹足不前,“所以,我不求那人为官为绅大富大贵,也不求那人相貌堂堂风度翩翩,只求知根知底,他能对我真心实意,肯一辈子疼我护我,如此足矣!”
沈雪茹听着堂姐的期许,不知不觉陷入遐想。
沈雪琴慢慢走着路,有点疑惑沈雪茹一个黄毛丫头,为何老是成日里胡思乱想,于是轻轻用力推了推身边人,嘲笑道:“你一个姑娘家,成天白日又不是闲着无事,干嘛老关心人家的婚事?莫不是眼瞅着晴姐姐要出阁了,你也急着想嫁出去?”
沈雪茹慧黠一笑,道:“我便是想嫁人了,也得有人上门提亲才成呀,总不能赶着招上门女婿吧!”
“那又有何不可?”沈雪琴淡淡一笑,“咱们当地也有不少人家招赘,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若我是家中独女,理该赡养父母,为他们养老送终,那样去招上门女婿还说得过去!”沈雪茹认真地回答着,“可我上有兄,下有弟,如此还去招女婿,那不是诚心惹人笑话吗?就像我长相丑陋,这辈子也嫁不出去,只能招上门女婿才行!”
沈雪琴听着言语讨俏,禁不住笑了几声,然后又岔开话题,聊了些琐琐碎碎的事情。
转头到了后院,沈雪琴见那门廊里站了二三十个丫头,生怕误了进晚饭的时辰,于是匆匆与沈雪茹交换了眼色,然后慌忙掀开毡帘鱼贯而入。
进了屋内,发觉沈母身边已经围了许多内眷,沈雪琴与沈雪茹不敢耽搁,皆匆匆忙忙上去请安问好。
“见过老祖宗!”
“请老祖宗安!”
沈母见两姐妹刚从外面进来,全冻得缩头缩脑,连忙吩咐丫头伺候汤沃,然后才招呼俩孙女坐到身边来。
嘘寒问暖一阵儿后,沈母斜过眼来,望着媚眼横飞的吴夫人,道:“怎么不见长房媳妇过来?”
吴夫人扭身转向婆婆,笑道:“我刚才特意去东院走了一遭,眼瞧大嫂还在检点晴丫头的嫁妆,于是略略说了几句话,又顺道看了看晴丫头,然后紧赶着就来老太太这里了!”
“也不知能有多少嫁妆,到现在还没置办完?”沈母自顾自说着,“老二媳妇,左右你现在也闲着,若是有心,何不去帮你大嫂分担一些?老身看她每日忙进忙出,几乎脚不沾地,也是怪可怜的了!”
“老太太不说,我也会去帮一手的,只是大嫂疼爱晴丫头,大包大揽,亲力亲为,我又没嫁过女儿,不懂得当中门道,实在不好代劳呀!”
吴夫人尖声尖气地说着,面部表情异常丰富,“再者,大哥大嫂讲究外场儿,我又小手小脚惯了,万一闹个不是出来,岂非让他们兄弟生了嫌隙?”
沈母默默叹了一口气,心里暗忖:“老大媳妇外圆内方,老二媳妇色厉内荏,这两人平时在眼前还算和谐,可一离了自己跟前,确实没听说怎么来往,而今若勉强将她们凑在一块共事,万一中间起了龃龉,闹得两家不愉快,岂非又是自己的过失?”
思量片刻,沈母叹道:“老二媳妇,你说这话,就很见外啦!你们既为妯娌,本该互帮互助,哪能互不来往呢?”
吴夫人听了,一口气堵在喉咙眼里憋不出来。恰巧陈氏领着严氏从外面进来,姑嫂俩淡淡笑着上前请安。
沈母见两人分外融合,随口笑道:“别人家的姑嫂不是仇人、也是冤家,你们俩倒很好,一点也不外分!”
陈氏有意凑近一些,笑吟吟道:“老太太是知道的,我本是个慢性子,做什么事都如老牛破车一般,正巧我这嫂子为人平和,生性淡泊,一贯与我合得来!从前未出阁时,我们俩就很说得来,如今要成了儿女亲家,更是情同姐妹,亲如自家!”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十九章、红烛泪(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