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章、恋人情(二)[2/2页]

浮生若幻 繁华一梦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沈复低声应了,目送严氏出了房间,又转过身来闷头坐下。
      美美喝了一会茶,陈芸偷偷窥了怡然自得的沈复一眼,带着疑惑问:“每常你来乡下,总会随身携带许多书籍,怎么这回来了许多日,从来不见你温习功课或者阅览四书五经?成日里只见你与表哥他们厮混嬉戏,我可好心提醒你一句,眼下三伏天将尽,离你进私塾的日期也不远了,你也该收收心啦,仔细明年入学功课跟不上,姑父又要生气揭你的皮!”
      沈复听了,眉头皱了一皱道:“快别提醒我这个,你一提起这个,我的脑仁就疼!”
      “怎么?姑父逼你了?”陈芸关心地看着沈复问。
      沈复却是一脸苦闷,道:“你也知道,我虽然入学早,可天生资质有限,今年秋闱在即,我铁定是赶不及了,再等下一次乡试,怎么说也要再等三年,可我爹望子成龙,满心期盼我能一举成功,所以没日没夜逼着我求学上进,简直快要把我逼疯魔了!”
      陈芸听了细故,紧张的心情慢慢缓和下来,“姑父逼你,还不是为了你将来好?当今朝廷明令,地方县每三年举办一次乡试,只有中了秋闱,才能逐次参加省级会试、京畿殿试!”
      陈芸苦口婆心地劝说:“三年看似很长,可说快也很快,届时你若过不了秋闱,岂非辜负了姑姑的一番盼望?”
      沈复听够了这套说辞,心底对于科举制度的抵制跃然脸上,“话虽如此,可秋闱哪有这么容易过?”说着又眼中凄楚,满脸感叹,“一朝成名天下知,天下人只会看到状元郎的风光无两,可谁能体谅他曾经三年目不窥园,十年寒窗苦读?”
      陈芸知道读书人辛苦,可科举制既然能够从隋唐延续下来,必然也有它的合理之处,于是心情平静道:“说来说去,不还是你自己闲散惯了,一味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吗?”
      沈复听至此处,满脸露出厌烦,立刻坐不住了,“这样的话听了又听,真贫气!”
      陈芸一面思考,一面用眼睛瞟沈复,眼见他挺身而起意欲离开,连忙道:“得得得,人家好心劝你,你倒嫌弃人家耍贫嘴!罢罢罢,赶明儿你是好是坏,与我有什么关系,我才懒得吃力不讨好呢!”
      沈复听着扭过头来,瞧见陈芸板着一张冷面孔对着自己,不禁又羞又愧,赶忙坐下来低声下气道:“我就是这么个率直性子,虽然知道你劝我是为了我好,可就是听不到心里去!”
      “我何尝不知道读书苦读书累?可现今天下书生皆是如此,也不独你一人吃苦受累!”陈芸义正辞严,“且不说你如何,就是克昌,我娘还三天两头逼着他读圣贤书呢!”
      “克昌才六岁,舅母这时候就逼着他读书,是否太残忍了些?”沈复盯着陈芸平滑如镜的脸孔问。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既然盼望孩子成材成器,自然要从小抓起!”陈芸坦荡说着,“再说了,少小不努力,老大徒生悲,我娘现在不勒逼一些,万一克昌将来没有出息,岂不是要怪罪到我娘头上?”
      沈复见陈芸义正言词,除非自己离经叛道,不承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则压根找不到突破口反驳,于是只能赔笑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陈芸看他目光呆滞似有感悟,也不再多嘴多舌规劝,省得矫枉过正抹杀了自己刚刚取得的成果。
      这时候,严氏捧着烘干了的衣裳迈过门槛,进来立定脚跟后,眼瞧两人对脸坐着,一个若有所思,一个满面愁容,于是淡淡笑着问:“刚我离开的时候,你们不还聊得好好的吗?怎么眨眼再回来,你们俩又僵坐着?”
      陈芸抢先回道:“娘别多想,我们俩可没闹别扭!其实是他刚才出题考我,谁知没有将我考倒,自己反倒先迷惑起来,这不,正为了孔夫子的一句话冥思苦想呢!”
      严氏放下手里捧着的衣物,笑道:“要我说哪,这孔老夫子也是吃饱了闲的,没事研究出那么多名堂,不光害得克昌小小年纪拜师求学,连复儿也起早贪黑熬身伤体!”
      沈复一听正中下怀,一边飞速换上自己的衣物,一边又踔厉风发道:“就是!就是!”
      陈芸看着好笑,想他出身富绅之家,家资殷实,不比知府家里差上半截,尽管往他父亲头上数三辈全部从事商贾,但是打沈府分家以来,沈父沈稼夫鄙视商人,弃商从仕,并且严厉要求子女躐等上进,不准再有从事买卖者,否则不论男女,一律赶出家门。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十章、恋人情(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