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一七章 牛角尖(1)[2/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畏畏缩缩的,能够派上用场吗?
      几乎每个实习场景都是这样的,为了让每一名新学生都有上手的机会,他们在“研究员”,也就是京城大学的老学长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过程是很生涩,但看的久了,沈光林就发现,这帮驽货还可以啊,竟然少有停顿的操作了下去。
      原来,这个时代的学生,包括老师都是这样的。
      面对特别贵重的仪器,怎么可能让你直接就上手摸索呢,都是把操作规程背的滚瓜烂熟并互相检查好几遍了才给让上手摸的。
      也就是说,虽然这些设备的实物他们是没见过,但是梦里已经摩挲过不知道多少次了。
      就跟宅男眼里的女神是一样的,虽然没有实际上过手,但是梦里不知畅想多少回了,都是滚烫且湿漉漉的醒来。
      做实验,就跟这个年代的演戏是一样的,胶片很贵,机会难得,怎么可能留有ng的空间,都是演员们在私下排练过多少遍了,追求的就是一遍过。
      做过实验之后,一位男同学脸上的青春痘都红红的,油光发亮,看着接下来可以上手的仪器列表,忍不住开始摩拳擦掌:“想不到金陵化工会这么有钱。”
      旁边有知道内情的同学忍不住嗤笑了,“这跟金陵化工有什么关系,这是人家长城集团有钱,这一切都是沈教授带来的改变。”
      在官方宣传的版本里,沈教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他给大家一个实习和学习的机会,也是对教育的一种思考。
      所以,今年是试点年,刚好被京城的大学给赶上了。
      有教无类,沈教授是伟大的,他的胸襟不局限于京城大学这一隅之地,全京城的大学生都有机会。
      “那你说,这些钱都是沈教授的吗,他怎么会这么有钱的?”
      “这我哪里知道,但是人家一堂课就值十万美元,一年三千多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都好几个亿了。”
      好吧,这个算法有点极端,但也没错,沈光林一年的收入不止好几个亿呢。
      现在,长城集团要收缩纺织产业,还是遭到了众人的反对,甚至王洋王总裁都有点反对。
      虽然这是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但它在这个年代还真的是日进斗金,你直接就不干了?
      王总裁就问沈光林,为啥不想干了。
      沈光林没给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设想了一个场景:“假设有一天,华夏又遭遇了全世界的封锁,这些外向型的产业该怎么办?”
      “这要看是什么类型的封锁,像波斯的那种吗?”
      波斯曾经也是个文明古国,命途多舛,在二战之后繁荣过一段事件,甚至一度经济极为发达,差点就成了发达国家。
      但也就是在沈光林穿越的前一年,这个国家发生了一场政变,政变成功了,但这个国家因此也被西方国家孤立和封锁了。
      大约,这也是两伊战争的由来。
      沈光林想了想,外界对华夏的封锁应该不会像波斯那样,按照历史进程,大约过个两三年就慢慢松懈了。
      至少,在这期间,和华约国家的交往是无碍的。
      沈光林突然自己就想到了:还有华约国家的市场啊!
      虽然“华约国家”马上又是个历史名词了,但现在长城集团跟他们之间的交易额一直在迅速攀升中,有这么大的市场,难道只允许西方国家的产品在这里倾销吗,华夏产品也可以的!
      既然是牛角尖,没有必要非得钻嘛。
      这样的话,那纺织产业收缩的事情也可以放一放了,到了2000年之后再转型也来得及。
      /15/15644/13170875

第九一七章 牛角尖(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