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三三章 突破(1)[2/2页]

从大学教师开始 大熊不是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天发的用不完的电,留待晚上用如何呢?
      这件事也简单,弄两个海拔不同的水库就可以储能呀。
      白天把发出来用不完的电拿来抽水,把水给抽到山顶上的水库去,晚上再放下来用水力来发电,这是不是就能够保障用电了?
      看看,问题解决了,这是不是一个创举?后世的一些人学着点。
      在这个年代,抑或是其他任何年代,对于科研竞争的残酷性,大家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的。
      所以,沈光林实验室在战略上藐视敌人,但是,在战术上,他们也是很重视敌人的。
      为了取得阶段性的成功,不给科学院的测序组留下任何可以获胜的机会,沈光林甚至动用了最新款还没上市的cr仪。
      有钱有人有技术,有如此的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谁还能竞争的过他?
      所以,新的大型计算机的投入使用,直接带来的就是测试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在沈光林实验室的课题组这里,压根没用多少时间,3号染色体已经被测试差不多了。
      这些天,虽然天气是在一天天的转冷的,但是大家的竞争氛围和热情确是在逐日递增的。
      说起来,大家开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竞争也有蛮久一段时间了,沈光林甚至都还没有去关注过科学院那边的进度呢。
      那边的课题组已经开始了吗?由哪些人参与?进展如何?完成多少测序工作了?
      这些,沈光林都不掌握。
      要说沈光林完全不关心对方的进展是假的,但是,沈某人是跟你们整个项目组做竞争的,要是连华夏部分的1都竞争不过,那还提什么战胜沃森呢。
      所以,沈光林都没把科学院当做对手,只是当做祭旗的对象而已。
      然而,科学院那边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是时刻关注沈光林实验室的测序进度的。
      为此,他们还派遣了一些卧底过来。
      这些卧底就是学生,而且是他们新发展的学生。
      科学院毕竟是国内最高端的科研机构,这个年代的学生也是思想单纯,很容易就上当了。
      因此,他们想要发展个卧底也不是太难。
      于是,他们也就知道了,沈光林实验室项目组的测序工作进度是极快的。
      大约只是因为计算机的算力跟不上,这才耽误了分析和整理工作。
      而沈光林偷偷购买了ib的大型计算机这件事是在一定层面上是保密的,根本没有对普通员工开放。
      所以,科学院也是不知道。
      普通人看来,在沈光林实验室的项目组这里,大家都在等着长城银河的计算机研发成功呢。
      这下子,新成立的长城银河计算机,不但成了遏制沈光林实验室人类基因组计划小组进展的重要瓶颈,也成了科学院的重点关注对象。
      然而,科学院自己并不缺少可以使用的计算机。
      说起来,科学院自己就有计算机所,比如柳连想等人就是从那里面独立出来的,他们自己也有大型的计算机,虽然计算力一般,但根本不用担心不够用。
      而且,计算所里面还有大量的职业计算师呢,要是全部采用了机器来计算,那他们的工作怎么办?
      这些人可是在历史上立过大功的,有多少科研成果都是依靠他们用计算尺手算出来的?
      其实,在计算机这件事上,國防技術大学和科学院走的是独立的两条路,他们以前没有交集,以後也不会有。
      现阶段,沈光林实验室和国防技术大学关于计算机研发方面的合作非常深入,进展也真的很快。
      时间不长,他们就在软硬件方面就都取得了突破。
      沈光林都没有想到,他们会有这么牛逼。
      其实,他们牛逼也是应該的,国防技术大学的学生生源可是不比清北差的,而且挑选还更严苛一些。
      所有,他们有底蕴也是应该的。
      只是,他们牛逼的地方大概是跑偏了。
      双方联合成立计算机公司,明明是为了研究最新的大型计算机的。
      结果,公司在计算机方面的资料还没收集完成呢,在通讯方面却率先完成了突破。
      沈光林刚过来看的时候就发现了,他们开发出来的,这不就是对讲机么。
      对讲机是个好东西,后世那些工地指挥,小区保安,使用的全是它。
      然而,沈光林仔细一看,却又不是。
      听了来自国防技术大学的项目负责人讲:他们采用的是微蜂窝技术,将电话以数字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这项技术可以作为固定电话的延伸呢。
      也就是说,大家拿这这种电话,就可以直接拨打固定电话了,而且,这种移动电话机,采用的也是固定电话的联络方式呢。
      我去,这不就是后世的小灵通么!

第七三三章 突破(1)[2/2页]